千分尺检定时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千分尺检定时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测微螺杆卡死
导致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包括千分尺受潮或者千分尺遭到磕碰摔打等。首先,如果千分尺长时间放在潮湿的地方,可能就会导致测微螺杆的丝杆与螺朴轴套部位的三瓣螺母配合部位生锈。不仅如此,这也会导致测微螺杆与尺架光孔结合部位也开始生锈。上述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测微螺杆以为卡死而无法使用。要处理这种情形,就可以先
天津内径测量仪
千分尺检定时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千分尺检定时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测微螺杆卡死
导致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包括千分尺受潮或者千分尺遭到磕碰摔打等。首先,如果千分尺长时间放在潮湿的地方,可能就会导致测微螺杆的丝杆与螺朴轴套部位的三瓣螺母配合部位生锈。不仅如此,这也会导致测微螺杆与尺架光孔结合部位也开始生锈。上述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测微螺杆以为卡死而无法使用。要处理这种情形,就可以先利用煤油浸泡千分尺,随后通过钳子,把测微螺杆的尾部的椎体部分旋转(顺时针、逆时针皆可)。此外,也可以利用钳子夹住锥体后,晃动尺架,卡死的现象就可以缓解。
如何对千分尺进行修理
如何对千分尺进行修理?
示值误差的修理
千分尺示值误差是反映千分尺精度的综合性指标,是各种故障和缺陷的综合反映。按照千分尺的修理顺序,在排除了测量面平面度和平行度不合格,测微螺杆的测微螺杆轴向窜动及径向摆动,测力过大或过小等结构上的缺陷后,仍出现示值误差问题,就应该进行修理。
千分尺在检定示值误差前要先把测力下限调整正确,此时微分筒上的零刻线与因定套管纵刻线对准,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测量下限毫米刻线右边缘应相切。若不相切,压线不大于0.05ram,离线不大于0.01ram。如果压、离线超出上述要求,为了防止读错数,就要对固定套管在轴向位置上进行调整。压线时把固定套管往左移,必要时可在砂轮机上根据压线大小把固定套管的左端面磨掉一部分,离线时把固定套管往右移。
螺旋测微器也叫千分尺,是一种精密量具。千分尺也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引入机械世界开始于两个美国工程师Joseph R. Brown 和Lucian Sharpe 在1867 年对巴黎展览会的访问,他们的注意力被Palmer 的发明所吸引,并非常感兴趣。在对Palmer 的设计加以改进之后产品被大批量制造,并由这两位合伙人在市场上成功的推广。当瑞士TESA公司决定制造外径千分尺时,他们重复了过去发生的故事,使该产品成为公司的首产品。个别情况除外(例如测量齿轮的千分尺),我们所使用的千分尺遵循Abbe 原则(阿贝原则),如同比较仪那样。千分尺心轴通过现代化磨床加工,螺纹的轮廓精度很高,螺距偏差可忽略不计,加工条件保证了千分尺极低的测量不确定度。
数显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
1.将表固定在表座或表架上,可靠。装夹指示表时,夹紧力不能过大,以免套筒变形卡住测杆。
2.调整表的测杆轴线垂直于被测平面,对圆柱形工件,测杆的轴线要垂直于工件的轴线,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并损坏指示表。
3.测量前调零位。测量用平板做零位基准,比较测量用对比物(量块)做零位基准。调零位时,先使测头与基准面接触,压测头使大指针旋转大于一圈,转动刻度盘使0线与大指针对齐,然后把测杆上端提起1-2mm再放手使其落下,反复2-3次后检查指针是否仍与0线对齐,如不齐则重调。
4.测量时,用手轻轻抬起测杆,将工件放入测头下测量,不可把工件强行推入测头下。显著凹凸的工件不用指示表测量。
5.不要使测量杆突然撞落到工件上,也不可强烈震动、敲打指示表。
6.测量时注意表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头位移超出量程,以免过度伸长弹簧,损坏指示表。
7.不使测头测杆做过多无效的运动,否则会加快零件磨损,使表失去应有精度。
8.当测杆移动发生阻滞时,不可QL推压测头,须送计量室处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