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件的厚度按照理想的条件会控制在0在塑件的加工时,要关注到几个问题,其一塑胶料在加工时要充分烘干,否则残留的水分会对塑件表面造成气孔、流线纹等缺陷,严重影响电镀的效果,另外尽量避免使用脱模剂,因为脱模剂的使用会对电镀膜的附着力产生影响。电镀件的厚度按照理想的条件会控制在0.02mm左右,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可能多会有0.08mm的厚度,所以在有滑动配合的位置上,单边的间隙要控制在
天津镀金首饰厂家
电镀件的厚度按照理想的条件会控制在0
在塑件的加工时,要关注到几个问题,其一塑胶料在加工时要充分烘干,否则残留的水分会对塑件表面造成气孔、流线纹等缺陷,严重影响电镀的效果,另外尽量避免使用脱模剂,因为脱模剂的使用会对电镀膜的附着力产生影响。电镀件的厚度按照理想的条件会控制在0.02mm左右,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可能多会有0.08mm的厚度,所以在有滑动配合的位置上,单边的间隙要控制在0.3mm以上,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是我们对电镀件配合时需要作的关注。

电镀工艺是利用电解的原理
电镀工艺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
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光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化学抛光金属零件镀前处理
镀前处理
1、 化学除油 在含碱的溶液中,借助皂化和乳化作用,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2、 除油 利用对油垢的溶解作用,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3、 电化学除油(即电解除油) 在含有碱的溶液中,以零件作为阳极或阴极,在电流作用下,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4、 化学酸洗 在含酸的溶液中,除去金属零件表面的锈蚀物和氧化物的过程。
5、 化学抛光 金属零件在一定组成的溶液中和特定条件下,进行短时间的浸蚀,从而将零件表面整平,获得比较光亮的表面的过程。

双层镍耐蚀性提高的机理
双层镍即半光亮镍/光亮镍。其镀镍工艺是,首先在基体上沉积一层半光亮、整平性较好、含硫量很低、柱状组织的镍层,然后再镀上一层含硫量较高的、层状组织的全光亮镍层。半光亮镍层的厚度占镀层总厚度的70%~80%。双层镍耐蚀性提高的机理是,两层镍的含硫量不同,使它们的电极电位不同,含硫量的光亮镍电位较负,含硫量低的半光亮镍电位较正,当腐蚀性介质通过铬层的孔隙或裂纹腐蚀光亮镍层,并穿透光亮镍层到达半光亮镍层时,两层镍层组成腐蚀微电池,光亮镍层优先腐蚀,这样使腐蚀的方向由纵向转为横向发展,半光亮镍层受到保护,从而保护了基体金属。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