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上肢矫形器的力源可来自自身,也可来自外部。自身力由肢体的肌肉运动提供,可通过自主运动,也可通过电刺激。外源力可来自各种弹性物如弹簧、橡筋、弹性塑料等,也可通过气动、电动或索控,后者系指用一根牵引索来使矫形器活动,例如,通过肩胛骨运动使肩带移动并拉紧牵引索而使手部矫形器活动。脊柱矫形器 主要用于固定和保护脊柱,矫正脊柱的异常力学关系,减轻躯干的局部疼痛,保护病变部位
安装矫形器医院
功能性上肢矫形器的力源可来自自身,也可来自外部。自身力由肢体的肌肉运动提供,可通过自主运动,也可通过电刺激。外源力可来自各种弹性物如弹簧、橡筋、弹性塑料等,也可通过气动、电动或索控,后者系指用一根牵引索来使矫形器活动,例如,通过肩胛骨运动使肩带移动并拉紧牵引索而使手部矫形器活动。脊柱矫形器 主要用于固定和保护脊柱,矫正脊柱的异常力学关系,减轻躯干的局部疼痛,保护病变部位免受进一步的损伤,支持麻1痹的肌肉,预防、矫正畸形,通过对躯干的支持、运动限制和对脊柱对线的再调整达到矫治脊柱的目的。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因此,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在临床上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实践证明,对于功能活动已丧失的肢体,矫形器可以代偿其功能。
下肢矫形器的功能通过杠杆作用产生的功能有: 稳定与支持,产生动力,矫正畸形以及保护肢体。所有的下肢矫形器都需要通过对肢体施加力来产生治作用。因此矫形器设计者应了解其在产生动作和发挥适应功能时的作用。矫形器按安装部位分为:下肢矫形器、上肢矫形器、躯干矫形器。根据安装数量统计,下肢矫形器占整个矫形器种类的80%。

假关节静态固定:所谓假关节,是指在上肢骨1折后,折骨两端不愈合,肢体在断处可以活动,而形成的“关节”。假关节一般易造成手臂的畸形,运动受到限制和疼痛,有的还影响神经系统,造成局部麻1痹。上肢矫形器将骨1折不愈合的肢体两端外面用腔体状矫形器固定,称为假关节静态固定矫形器。矫形器可以将躯干或四肢固定在一定的体位,从而起到稳定关节、支持身体体位、保护易损或受伤部位、利于损伤修复等作用。如肌腱损伤后,使用矫形器固定关节于特定位置,利于损伤修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