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挥发物逸出量控制过去只注意消除看得见的流体泄漏,而不注意看不见的易挥发物逸出量的控制,这样就造成环境污染并对装置和人身有危险性。国外如美国摩擦学会与润滑工程师学会的密封技术制订了SP-30(1994)、SP-32(1990)和SP-33(1991)的带机械密封转动机械、压缩机和螺杆系统的控制易挥发逸出量法规的指南。SP-30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明确规定阻塞流体和缓冲流体的定义
机械密封的型号
易挥发物逸出量控制过去只注意消除看得见的流体泄漏,而不注意看不见的易挥发物逸出量的控制,这样就造成环境污染并对装置和人身有危险性。国外如美国摩擦学会与润滑工程师学会的密封技术制订了SP-30(1994)、SP-32(1990)和SP-33(1991)的带机械密封转动机械、压缩机和螺杆系统的控制易挥发逸出量法规的指南。SP-30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明确规定阻塞流体和缓冲流体的定义,澄清错误、混淆的概念。阻塞流体是引入双密封之间完全阻塞工艺流体漏到周围环境的流体。阻塞流体的压力总是高于被密封的工艺流体压力。缓冲流体是双密封之间用作润滑剂或缓冲剂的流体,缓冲流体压力总是比被密封工艺流体压力低。
安装时1、要十分注意避免安装中所产生的安装偏差(1)、上紧压盖应在联轴器找正后进行,螺栓应均匀上支,防止压盖端面偏斜,用塞尺检查各点,其误差不大于0.05毫米。(2)、检查压盖与轴或轴套外径的配合间隙(即同心度),四周要均匀,用塞尺检查各点允差不大于0.01毫米。2、弹簧压缩量要按规定进行,不允许有过大或过小现象,要求误差2.00毫米。过大会增加端面比压,加速端面磨损。过小会造成比压不足而不能起到密封作用。3、动环安装后,将动环压向弹簧后应能自动弹回来。安装时位置要求为了保证机械密封稳定的运行、长寿命和低泄漏性能,将它正确地安装在机器上是十分重要的。
机械密封的作用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介质会通过间隙发生泄漏的问题,以免对设备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很多用户并不了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从而无法合理的进行使用,所以接下来就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是靠一对或数对垂直于轴作相对滑动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的弹力(或磁力)作用下保持贴合并配以辅助密封而达到阻漏的轴封装置。
常用机械密封结构由静止环(静环)、旋转环(动环)、弹性元件弹簧座、紧定螺钉、旋转环辅助密封圈和静止环辅助密封圈等元件组成,防转销固定在压盖上以防止静止环转动。

机械密封是现在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配件,但是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容易有些使用误差来影响人们的判断,从而导致使用效率下降,出现损坏的情况,所以为方便大家的了解,接下来就为其使用误差进行介绍。
1、弹簧压缩量越大密封效果越好
其实不然,弹簧压缩量过大,可导致摩擦副急剧磨损,瞬间烧损;过度的压缩使弹簧失去调节动环端面的能力,导致密封失效。
2、动环密封图越紧越好
其实动环密封圈过紧有害无益。一是加剧密封圈与轴套间的磨损,过漏;二是加大了动环轴向调整、移动的阻力,在工况变化频繁时无法适时进行调整;三是弹簧过度疲惫易损坏;四是使动环密封圈变形,影响密封效果。
3、静环密封圈越紧越好
静环密封圈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相对较紧密封效果会好些,但过紧也是有害的。一是引起静环密封因过度变形,影响密封效果;二是静环材质以石墨居多,一般较脆,过度受力容易引起碎裂;三是安装、拆卸困难,容易损坏静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