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外形和安装部位的技术要求压铸模外形和安装部位的技术要求:
1)各模板的边缘均应倒角C2,安装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突出的螺钉头、销钉、毛刺和的痕迹。
2)在模具非工作表面上醒目的地方打上明显的标记,包括以下的内容:产品代号、模具编号、制造日期、和模具制造厂家名称或代号。
3)在定、动模上分别设有吊装螺钉,质量较大的零件(≥25kg)也应设置起吊螺钉。
4)模具安装部
天津锌压铸模具定做
压铸模外形和安装部位的技术要求
压铸模外形和安装部位的技术要求:
1)各模板的边缘均应倒角C2,安装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突出的螺钉头、销钉、毛刺和的痕迹。
2)在模具非工作表面上醒目的地方打上明显的标记,包括以下的内容:产品代号、模具编号、制造日期、和模具制造厂家名称或代号。
3)在定、动模上分别设有吊装螺钉,质量较大的零件(≥25kg)也应设置起吊螺钉。
4)模具安装部位的有关尺寸应符合所选用压铸机的相关对应尺寸,且装拆方便,压室的安装孔径和深度**严格检查。
5)分型面上除导套孔、斜销孔外,所有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孔、螺钉孔多应堵塞,并且与分型面平齐。
总体装配精度的技术要求:
1)模具分型面对定、动模板安装平面的平行度,
2)导柱、导套对定、动模座板安装面的垂直度.
3)在分型面上,定模、动模镶块平面应分别与定模、动模模板齐平,可允许略高,但控制在0.05~0.10mm范围内。
4)推杆、复位杆应分别与型面平齐,推杆允许突出型面,但不大干0.1mm。复位杆允许分型面,但不大于0.05mm。
5)模具所有活动部件,应保证位置准确,动作可靠,不得有卡滞和歪斜的现象,要求固定的零件不得相对窜动。
6)浇道的转接处应光滑连接,镶拼处应紧密,未注脱模斜度不小于5o,表面粗糙度aR不大于0.4μm。
7)滑块运动应平稳,合模后滑块与楔紧块应压紧,接触面积不小于3/4,开模后定位准确可靠。
8)合模后分型面应紧密贴合,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排气槽除外)。
9)冷却水路应畅通,不应有渗漏现象,进水口和出水口应有明显标记。
10)所有成形表面积糙度aR不大于0.4μm,所有表面不允许有、擦伤和微裂纹。
压铸模具的清洗步骤及注意事项
压铸模具的清洗步骤
①先用煤油对模具进行清洗,保证各直角凹槽孔等易藏污纳垢处无铝渣灰尘污垢,分型面、型腔、抽芯等滑动部件及模具外观清洁如新。
②后用压缩空气吹干模具,特别保证行程开关、插头部位干燥无积油。
③认真按第五项8-1标准检查模具各部位,有问题部件及时转到模具维修区进行维修。
④无问题模具吊装至保养区对导柱、导套、型腔、分型面及各部滑动部件涂防锈油。
⑤吊至“模具存放区”定置定位存放,并填写《模具装卸维修及保》。
清除用相应工具对模具进行清除,遵循自上而下原则清除模具上所有铝渣、油污、灰尘等污垢。注意不能磕碰划伤型腔型芯等各产品部位。

退火包罗铸造后的球化退火和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去应力退火两部分
回火淬火的模具冷却到约100℃时,就要当即进行回火,以避免持续发作变形,乃至开裂。回火温度由任务硬度来断定,普通要进行三次回火。
退火包罗铸造后的球化退火和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去应力退火两部分。其主要意图:在原材料段落进行结晶安排的改进;便利加工而下降硬度;避免加工后变形和淬火裂纹而去除内应力。
(1)去应力退火。对有残留应力的模具钢进行机械加工,加工后会发作变形,若是机械加工后仍留有应力,则在淬火时会发作很大的变形或淬火裂纹。
(2)球化退火。模具钢经铸造后,钢的内部安排变成不安稳的结晶,硬度高切削艰难,且此种状况的钢,内应力大,加工后简单变形和淬裂,机械性能差,为使碳化物结晶变成球化安稳安排须进行球化退火。

压铸模具冷却水的作用及好处
压铸模具冷却水的作用
压铸模具的生产,一般使用模具钢,再经过特殊生产加工出来的。再的模具也有使用的极限,要想点,在平时多注重小细节。如果模具温度太高,模芯表面容易发生断裂,有的模具甚至热胀冷缩,直接。有的因为温度过高,模芯颜色发生改变,一旦这状态下和脱模剂混合,发生裂纹。在用这样的压铸模具来生产,容易使压铸件变形、裂纹等缺陷。
在正确生产情况下,使用压铸模具冷却水不但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又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工厂员工为了省事,不接通冷却水管,嫌麻烦。在平时,不使用冷却水可能对工厂和个人都有危害。
压铸模具冷却水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温,避免使用脱模剂所带来的麻烦。使用冷却水降温,好处多多:减少粘模的发生、减少压铸的时间、提高使用寿命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