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表面瑕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辊痕:
钢化炉内因为辊道距离比较大,导致步跳劲大,就可能留下辊痕。这个可以适当通入来解决,因为可与辊面发生反应从而生成一层保护膜,以减小辊痕发生可能性。
2、麻点:
导致麻点的有几个原因,比如通入过多,因为有很强的腐蚀性,通入过多会致其腐蚀辊道表面留下斑点,从而在钢化玻璃表面留下麻点,还有就是辊道本身不够清洁,
钢化玻璃工厂
钢化玻璃表面瑕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辊痕:
钢化炉内因为辊道距离比较大,导致步跳劲大,就可能留下辊痕。这个可以适当通入来解决,因为可与辊面发生反应从而生成一层保护膜,以减小辊痕发生可能性。
2、麻点:
导致麻点的有几个原因,比如通入过多,因为有很强的腐蚀性,通入过多会致其腐蚀辊道表面留下斑点,从而在钢化玻璃表面留下麻点,还有就是辊道本身不够清洁,有污物粘在上面,这个也可以靠通入少量解决,但是如果污物较多那就要停产清洗辊道了。
3、白雾:
一般产生白雾是因为钢化温度不够。
4、钢化彩虹:
现在一般都是生产浮法玻璃,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是玻璃膏在锡槽表面在重力和自身张力作用下摊平的过程,必然就有一面是和锡面接触的
5、风斑:
这个是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受冷不均而导致玻璃应力不均而形成的,其在某种特殊角度观察下会看到玻璃表面呈明暗相间的条纹。解决方法:一般采用风刀冷却代替传统的风孔冷却就可以尽可能避免产生风斑。
6、应力斑:
应力斑和风斑差不多,也是因为应力不均造成的,比如在加热过程中,炉边部和中部存在温差而导致应力不均。
不同厚度钢化玻璃的优点:
1、 安全性很好。钢化玻璃破碎后,首先出现网状裂纹,然后变成钝角的小颗粒。棱角光滑,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比普通玻璃更安全。
2、 冲击强度高,是普通平板玻璃厚度的4倍以上。
3、 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4倍。
4、 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承受110℃左右的温差,但钢化玻璃的缺点是其平整度稍逊于其他玻璃。
一般情况下4~6mm玻璃在钢化后变薄0.2~0.8mm,8~20mm玻璃在钢化后变薄0.9~1.8mm。具体程度要根据设备来决定,这也是钢化玻璃不能做镜面的袭原因。
钢化玻璃厚度要合理适宜,才能够给房间带来比较好的氛围,能够确保足够的光源照明度。

浅析关于钢化玻璃的两种加工方法
物理钢化玻璃也称为淬火钢化玻璃。原理是将玻璃加热到软化点以上的温度,通过均匀的淬火在表面产生较大的压应力,提高抵抗外力的能力;
化学钢化又称为离子交换增强法。其原理是熔盐中的玻璃通过离子交换改变了玻璃的表面成分,增强了玻璃的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化学钢化薄玻璃在平整度和机械强度方面比物理钢化强,但化学钢化薄玻璃破碎成针状,不安全,而物理法成本低,生产,无污染废弃物。
目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钢化玻璃采用物理钢化方式,钢化后强度可达普通平板玻璃的4~6倍;而钢化玻璃在破碎后立即分裂成没有尖角的小颗粒,这是常用的安全玻璃。
目前常采用深加工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先涂后钢化,即在玻璃原片表面涂硅溶胶,干燥固化后进入钢化炉进行钢化。该工艺生产的镀膜玻璃表面硬度高。但表面易吸水、吸尘;
另一种是先将玻璃钢化然后再涂,即先钢化原玻璃,再在玻璃表面涂硅溶胶。生产出来的镀膜玻璃经过干燥固化后,表面含有少量有机物,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和防污性能,但这类镀膜玻璃硬度低,漆膜附着力差,容易划伤。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采用先涂装后回火的工艺。
那么夹胶玻璃加工过程常见哪些问题呢?
1.整个夹层玻璃上会出现小气泡:检查真空泵的工作状况和真空计的真空度,并检查真空袋的密封度以及空气通道是否堵塞。
2.玻璃杯中部出现气泡:呼吸道排水和排水未正确处理。
3.玻璃周围出现气泡:高温加热时间过长,无法缩短高温保持时间。
4.玻璃周围有雾,严重时会冒气泡:检查玻璃的干燥度,盖的干燥度和EVA膜的干燥度(注意烘烤或增加低温保持力) 时间)。
5.玻璃的整个表面看起来均匀起雾:必须增加高温区的保温时间; 或胶卷有质量问题(普通胶卷除外)。
6.玻璃中部局部出现白雾,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气泡:此问题的原因是玻璃或薄膜潮湿或有水滴。
7.玻璃上的长条大气泡或气泡:由于钢化玻璃不均匀而引起的,需要将薄膜加厚,或者在组合玻璃板时选择两块合适的玻璃。
8.钢化和层压时,在钢化玻璃时应注意匹配的钢化,并保持曲率一致(尝试将两块要层压的玻璃放在同一位置并沿相同方向进行钢化;打孔,打开, 形状异常)请特别注意玻璃。)
9.当层压两种不同类型的钢化玻璃(例如8mm x 5mm,钢化白玻璃钢化茶玻璃,普通浮法玻璃钢化玻璃等)时,必须选择足够厚度的薄膜。
10.当将瓷砖夹在玻璃上时,应使用抛光的瓷砖,并将瓷砖干燥并打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