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周龄雏鸡的身体日趋正常,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并具备了较高的抗病能力,可以说能独立生存了。这一阶段是系统成熟及适应期,也是骨骼逐渐发育的开始,在保证饲料营养全价平衡的同时,给予适当的饲喂量,促使其日耗料达到标准。注意调整鸡群均匀度,到8周龄末鸡群胫长达标相当重要,因为这影响到该品种能否发育到应具备的体型,显然个子极矮的小僵鸡毫无饲养价值的。当后备母猪在50千克
养殖场自动抽粪机
6-8周龄雏鸡的身体日趋正常,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并具备了较高的抗病能力,可以说能独立生存了。这一阶段是系统成熟及适应期,也是骨骼逐渐发育的开始,在保证饲料营养全价平衡的同时,给予适当的饲喂量,促使其日耗料达到标准。注意调整鸡群均匀度,到8周龄末鸡群胫长达标相当重要,因为这影响到该品种能否发育到应具备的体型,显然个子极矮的小僵鸡毫无饲养价值的。当后备母猪在50千克以内的时候,可以和育肥猪搭配同样的饲料,50千克以上就要比育肥猪饲料少了,让你降低,增长速度,直到。与此同时,要及时淘汰鸡群中的小公鸡,避免浪费饲料。此期间要尽量做好性喉气管炎的

饲养管理要点
1、适时转群。按程序及时做好接种工作,同时按期搞好驱虫。蛋鸡入笼工作应该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易使部分已开产的鸡停产,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2、适时转换产蛋鸡料。为了适应鸡群体重的增加和生殖生长对钙的需求,可在18周龄开始喂产蛋鸡料,20周龄起喂产蛋高峰期料。
3、增加光照时间。一般养殖户养鸡在育成期多采用自然光照法。在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两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高峰,光照总时数达到15小时或16小时为宜。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向前牵引时刮粪板呈垂直状态,紧贴地面刮粪到达终点时,刮粪器前面的撞块碰到行程开关,使电动机反转,刮粪板返回。在产蛋期间光照的原则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
4、给鸡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舒适的环境。产蛋鸡适合的温度在15℃至23℃,冬季能保持10℃以上,夏天能保持在30℃以下。产蛋鸡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左右。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防止各种噪声,保持环境和喂料、饮水、光照等稳定性。
37-50周龄高峰后平稳期,饲养管理良好的鸡群高峰后产蛋率仍在90%以上,一般末期在80%以上就算可以。这时的鸡群由于产蛋高峰影响,体质开始下降,日粮消耗略有增加,鸡群有脱毛换羽现象,蛋也稍有下降。要在日粮中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的作用,同时全群进行预防性投药,防止产蛋疲劳综合征发生。进行必要的接种,以提高抗病力。健壮的雏鸡一般表现为:眼大有神,腿干结实,绒毛整齐,活泼好动,腹部收缩良好,手摸柔软富有弹性,脐部没有出备点,握在手里感觉饱满温暖,挣扎有力。总之要尽量延长平稳期间,使产蛋下滑减慢,多增效益。

光照强度
1-3日龄光照强度为20-40勒克斯,此时如果光线偏暗,幼雏视力较弱,不便采食、饮水。
4日龄到18周龄生长阶段的鸡,光照强度以偏暗为好,一般为5勒克斯,19周龄后光照强度一般为10-20勒克斯。
光照的注意事项
1.从育雏到蛋鸡淘汰全过程的光照制度要认真执行,不能随意改变光照时间。
2.增加光照时一次不能超过1小时,否则容易发生。
3.开放式鸡舍需人工补充光照时,将人工补充的时间分早、晚各补充一半为宜。
4.光照时间的控制多采用自控灯装置-计时器,也可人工定时开关灯;光照强度的控制一般采用调压变压器,也可通过更换灯泡瓦数大小简单控制。
5.灯泡高度距地面2米以上,以防人员碰到;一般要求带反光罩。
6.光照制度和饲养制度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如育雏期减少光照和限制饲养结合起来控制体重和性成熟;产蛋初期增加光照和提高营养水平结合起来以提高产蛋量等。
7.开始增加光照时间要根据鸡群平均体重和该品种开产时的标准体重比较结果而定。
8.鸡群未达到适宜体重之前不应使用光照刺激。若对轻于体重标准的鸡群进行光刺激产蛋,则将生产小于正常的蛋,并使高峰产蛋减少或过高峰期产蛋下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