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找相关国内标准,其中GB4284为“无害化”“标准,即,处理后油泥的含油量排放达到千分之三。目前国内涉及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有以下三个:
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含油率≥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用于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2、《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
罐底油泥处理技术
通过查找相关国内标准,其中GB4284为“无害化”“标准,即,处理后油泥的含油量排放达到千分之三。目前国内涉及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有以下三个:
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含油率≥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用于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2、《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经处理后的油田含油污泥用于铺设油田井场、通井路(含油<2%)和农用(符合GB4284-84);
3、《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矿物油在土壤中的较高容许含量≤3000mg/kg(3‰)。
含油污泥填埋处理技术
填埋法是含油污泥较为简单的处理方法,往往直接填埋或固化后填埋。目前多数国内油田采用直接填埋法处理含油污泥,但这种方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容易产生土壤、地下水等的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没有对含油污泥进行综合利用,浪费了资源。固化后填埋可以降低对土壤、地下水等的污染,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该方法的缺陷。热处理技术是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对污泥进行加热,完成污泥干化、热解或焚烧的过程,从而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石油化工企业油泥终出自的相关标准:
由于地质和地理条件上的差异,土壤对油类有机物的耐受程度不同,因此对于污泥中的油含量,没有统一的。
油泥污泥一直是油田生产过程中严重的环境污染源之一,也是麻烦污泥之前困难的问题之一。问题的原因是油性污泥体积大且组合物复杂。近十年来,由于缺乏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油田开发的监督和处罚不足,历史遗留的土壤污染问题已达1.43亿吨。与此同时,这一数字仍在以每年400万吨的速度增长。这些含油污泥的含油量平均约为10%至30%,含有大量复杂成分;它不仅造成石油资源的浪费,而且一旦这些危险的废物进入井场的周围环境,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土壤和水源。近年来我国对含油污泥处理的研究工作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普遍而地开展了起来。富表面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