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测量原理
氧化锆传感器的核心构件是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是由多元氧化物组成的。常用的这类电解质有ZrO2.Y2O3,它由二元氧化物组成,其中ZrO2称为基体,Y2O3称为稳定剂。ZrO2在常温下是单斜晶体,在高温下它变成立方晶体(萤石型),但当它冷却后又变为单斜晶体。因此,纯氧化锆的晶型是不稳定的。所以,当在ZrO2掺入一定量的稳定剂Y2O3时,由于Y3
国产氧化锆分析仪锆头厂家
氧化锆测量原理
氧化锆传感器的核心构件是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是由多元氧化物组成的。常用的这类电解质有ZrO2.Y2O3,它由二元氧化物组成,其中ZrO2称为基体,Y2O3称为稳定剂。ZrO2在常温下是单斜晶体,在高温下它变成立方晶体(萤石型),但当它冷却后又变为单斜晶体。因此,纯氧化锆的晶型是不稳定的。所以,当在ZrO2掺入一定量的稳定剂Y2O3时,由于Y3+置换了Zr4+的位置,一方面在晶体中留下了氧离子空穴;另一方面由于晶体内部应力变化的原因,该晶体冷却后仍保留立方晶体。因此,又称它为稳定氧化锆。据上述分析,稳定氧化锆在高温下(650℃)是氧离子的良好导体。
典型的氧化锆传感器是,这样在两个电极上,由于正负电荷的堆积而形成一个电势,称之为氧浓差电动势。当用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成电路时,负极上的电子就会通过外电路流到正极,再供给氧分子形成离子,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
其池电势由能斯特方程给出:。在温度700℃时,当固体电介质一侧氧分压为空气(20.6%)时,由浓差电池输出电动势E,就可以计算出固体电介质另一侧氧分压,这就是氧化锆氧量分析仪的测氧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仪表出厂检验的量程(0-10%)与现场需求(0-25%)不同,并且出厂后经过较长时间才安装使用,导致氧量计测量值发生偏差,其测量空气含氧量为19%左右,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经现场检查调试发现,其原因与E的补偿值(本底电势)有关。
氧化锆分析仪氧量指示过高的检查方法
原因1:锆管破了漏气。处理方法:检查更换锆管。
原因2:锆管产生小裂纹,导致电极部分短路渗透。处理方法:检查更换。
原因3:锆管老化。
处理方法:测量锆管内阻,方法是在仪表规定的工作温度下,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两电极引线间的阻值,一支新的锆管内阻应小于50欧姆,如果锆管内阻大于100欧姆时,可适当提高炉温继续使用。若仪表误差过大,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应更换锆管。
原因4:炉温过低,造成锆管内阻过高。
处理方法:检查校正炉温。产生氧量偏高的原因很多,其实烟道的密封性不好,造成外部空气进入到烟道内,本身也会造成氧量偏高具体方法应该结合实际,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等行业中,检测废气的排放是否符合。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与氧化锆探头配合使用监测氧气含量。常规的氧化锆探头能够承载的温度在600以下。而我厂的氧化锆探头常规的承载温度在800以下,高温型的能够承载1100°以下的温度测量。极限型的可以承载1700°。在高温环境下也可以进行氧含量的测量与分析。
氧化锆锆管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形成固态电解质具有传导氧离子的特性。被测气体(烟气)通过探头过滤器,进入氧化锆锆管的内侧,参比气体(空气)通过自然对流进入探头氧化锆锆管的外侧。当锆管内外侧氧浓度不同时,在氧化锆锆管内外两侧间会产生氧浓差电动势。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