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车间建设
数字化车间建设有三条主线,一条是以机床、热处理设备、机器人、测量测试设备等组成的自动化设备与相关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的准确化执行,这是数字化车间的物理基础。
第二条线是以MES为中心的智巧化管控系统,实现对计划调度、生产物流、工艺执行、过程质量、设备管理等生产过程各环节及要素的精细化管控,这是典型的赛博系统。
第三条主线是在互联互通的设备物联网基
智能制造数字工厂建设
数字化车间建设
数字化车间建设有三条主线,一条是以机床、热处理设备、机器人、测量测试设备等组成的自动化设备与相关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的准确化执行,这是数字化车间的物理基础。
第二条线是以MES为中心的智巧化管控系统,实现对计划调度、生产物流、工艺执行、过程质量、设备管理等生产过程各环节及要素的精细化管控,这是典型的赛博系统。
第三条主线是在互联互通的设备物联网基础上,并以之作为桥梁,联接起赛博空间的MES等信息化系统与机床等物理空间的自动化设备,构建车间级的CPS系统,实现了赛博与物理两个世界的相互作用、深度融合。
数字化车间系统选型原则
1)完整性。很多系统只是停留在生产、库房、质量等部分模块上,不能够对车间进行多方位的管理,这类系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车间或MES系统。
2)性。制造企业需要的是一套理念及技术的系统,数据自动采集、协同制造等都是数字化车间的核心功能,虽有很大的技术难度,但只有真正突破这些技术瓶颈,才能支撑起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才能很大程度地发挥车间的生产潜能,而不仅仅满足于台账的电子化或者简单的看板管理。
3)成熟性。系统应该是有行业成功案例的成熟产品,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尽量是平台化产品,便于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开发与系统部署,减少企业的实施风险。
4)技术团队。数字化车间系统需要团队进行二次开发与实施,需要周到、及时的服务,制造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公司实力、服务能力、典型客户等多方面的考察,确保项目的成功率及将来可持续性的服务。
5)选型人员组成要合理。尽量采用“IT为主导,用户为主体”的方式,IT部门组织交流、调研等活动,并从IT技术方面进行把关;而精通生产管理的使用部门则从功能上、使用方便性等方面进行确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选型工作。
6)易用性。系统使用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确保车间工人能掌握。
数字化工厂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数字化工厂主要是将整个生产的信息总结为三类对象。这三类对象分别为:产品、工艺及资源。详细地讲,产品主要是指汽车的零件信息,其中包含车身件、装配件及标准件。工艺是指描述如何安装零件的方法,以及零件安装的后质量特性,一般汽车厂都会以工艺卡的形式体现整个装配的工艺。资源是指为生产提供的全部的设备以及人员,就拿一个普通的工位举例,可能包含拧紧输送设备、物料箱、工装夹具以及操作者等。那么数字化工厂技术的主旨实际上就是将产品、工艺及资源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3D技术、模拟技术的渲染条件下,直观地观察每个工位所包含的全部信息。这样可以使工艺规划人员很容易地发现设计的问题所在,可以及时地反馈到设计部门,然后再做相应的调整,将制造成本降低到很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