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腐垃圾处理工程的堆肥系统
陈腐垃圾处理工程的堆肥系统1、堆肥处理工艺类型应根据原料组成、当地经济状况、产品要求和处理场地等条件,应优先比较确定物料运动和堆肥通风方式,再相应选择反应器的类型。主发酵的堆层温度控制及发酵时间确定,应符合的规定:堆层各测试点温度均应达到55℃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应少于5d;或达到65℃以上,持续时间不应少于4d;设计主发酵时间不应小于5d。2、主发酵通
小型垃圾处理设备直销
陈腐垃圾处理工程的堆肥系统
陈腐垃圾处理工程的堆肥系统1、堆肥处理工艺类型应根据原料组成、当地经济状况、产品要求和处理场地等条件,应优先比较确定物料运动和堆肥通风方式,再相应选择反应器的类型。主发酵的堆层温度控制及发酵时间确定,应符合的规定:堆层各测试点温度均应达到55℃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应少于5d;或达到65℃以上,持续时间不应少于4d;设计主发酵时间不应小于5d。2、主发酵通风设备和堆层高度的配置,应符合的规定:强制机械通风的静态堆肥工艺,堆层高度不应超过2.5m;当原料含水率较高时,堆层高度不应超过2.0m;主发酵堆层各点的氧浓度应大于5%。主发酵的运行终止指标应符合的规定:耗氧速率上升至后逐步下降,与耗氧速率相比应下降90%并趋于稳定。3、主发酵设施设备应符合的规定:发酵仓数量及设计容积,应根据进料量和设计主发酵时间确定,并应留有不小于10%的富余容量;发酵仓应配置测试温度和氧浓度的装置,并应具有保温、防渗和防腐措施及水分调节、渗沥液和臭气收集功能;发酵车间应配置通风和除臭设施。4、次级发酵工艺应符合的规定:当次级发酵在室内车间进行时,车间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陈腐垃圾处理工程当次级发酵露天进行时,发酵区应具有雨水截流、导排和收集措施,收集的发酵区内雨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次级发酵的终止指标应符合的规定:耗氧速率应小于0.1%O2/min;种子发芽指数不应小于60%。
陈腐垃圾分选的工艺流程
陈腐垃圾分选的工艺流程
1、挖掘和运输:挖掘机将陈腐垃圾挖出并装入自卸车车厢内,运至陈腐垃圾处理设备上料装置;对于坡度较大的垃圾堆体,运输车在堆体上往返运输存在安全隐患,可通过挖掘机在堆体工作,将物料通过输送带从堆体运输至分选设备上料装置。
2、给料:用装载设备将陈腐装入上料机,经均匀、送入布料机,将大体积建筑垃圾及其它不能直接筛分处理的垃圾分出,以减少或避免对设备造成的损害;人工分拣:布料机分选出的粗大砖、陶等大件后的垃圾经人工分拣台将大块织物、胶轮、铁棍等选出,其他物料进入滚筒筛。
3、滚筒筛分:通过滚筒筛分机将陈腐垃圾分为筛下物、筛上物两部分,其中筛下物经磁选机选出铁磁物,其他物料成为腐殖土;筛上物经过磁选机选出铁磁物,其他物料输送至综合风选设备;综合风选:筛上物在散料滚筒筛和可调风量、风速的风机作用下将轻物分离。重物料由输出机输出用于建筑砌块;轻物压缩外运焚烧发电。
垃圾填埋场续埋工艺的影响因素
垃圾填埋场续埋工艺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填埋场类型和不同的填埋方式,其作业工艺流程基本相同。了解待处置的建筑垃圾的来源、产量、组成和性质(如压实密度)对确定填埋场的整体计划以及填埋场的作业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垃圾的来源、组成和性质
垃圾分选设备
需填埋处置的建筑垃圾,主要有建筑工地施工垃圾、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和道路开挖垃圾三类。建筑垃圾的来源不同,其组成和性质亦不同。不同来源的建筑垃圾经破碎、分选预处理后,其需填埋的量不同,道路开挖垃圾一般经破碎后无需分选直接就地填埋;建筑工地施工垃圾除包装物品和少量分选出来的木块、铁钉、钢筋外,其余均应就地填埋;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则比较复杂,首先大件废旧木料由人工分选剔除,然后再将建筑垃圾破碎,经气流分选将密度较小的小块木料、塑料片以及灰尘分离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经磁力分选将密度较大的钢筋和其他金属回收利用,而剩余的组分(主要为水泥混凝土块、石膏、碎砖块等)则就地填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