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艺结构及工作原理
结构形式为卧式罐体。内部结构分为两段,前段为除油结构,后段为沉降结构(二段之间的管线连接处设有管道混合器,以利于加药)。
除油段结构由配水、聚结材料组合的聚结器、出水、收油、冲泥、排泥系统及工艺管汇组成。
沉降段由进水管、混合反应室、配水区、斜管沉淀区、出水、收油、冲泥、排泥系统及工艺管汇组成。
2 、 污水由除油段进水口
静电除油器厂家
1、工艺结构及工作原理
结构形式为卧式罐体。内部结构分为两段,前段为除油结构,后段为沉降结构(二段之间的管线连接处设有管道混合器,以利于加药)。
除油段结构由配水、聚结材料组合的聚结器、出水、收油、冲泥、排泥系统及工艺管汇组成。
沉降段由进水管、混合反应室、配水区、斜管沉淀区、出水、收油、冲泥、排泥系统及工艺管汇组成。
2 、 污水由除油段进水口进入,通过配水系统均匀分布在聚结材料组合的聚结器表面,油滴沿斜上方板面浮升至罐体上部,经收油口排除;悬浮固体沿斜下方板面沉入罐底,通过冲泥系统冲洗、由排泥口排除。处理后的水经出水口排出。排出的处理后的水经加药、通过管道混合器进入沉降段进口至反应室,在反应室内,乳化油和悬浮固体形成各自的絮体,通过斜管沉降区进行各自的分离,污油升至罐体顶部,以收油口排除。污泥排自罐底,同样通过冲泥系统冲洗、由排泥口排除。净化后的水由出水口排出(除油段与沉降段总水头损失大不超过0.1MPa)。
(1)本设备由除油段与沉降段组成,中间用钢板分隔,两段之间的压差不能过大,以免损害分隔板。设备不允许在任何人、一段充水,而另一段不充水的情况下运行。在设备充水试水时,两段必须同步充水。在设备投产时,必须先将两段同步充满水后,再转入正常运行。在设备放空时,两段必须同步放空。在正常运行时,除油段与沉降段之间的压差应控制在0.1Mpa以内。
(2)来水压力应在设备设计的工作压力以内,来水水质指标应在标书规定的范围之内,内水的温度大于450左右。
(3)来水应行室内药剂筛选(混凝剂和絮凝剂),确定药剂种类及投加量。生产运行时,必须投加适量的对路的混凝剂和絮凝剂,才能保证达到规定的水质指标。

药液使用
向待处理的含油废水中投加1%~2%的PAC溶液,投加量为15~30ppm,适度搅拌3~5分钟,使其分散均匀;再向其中加入稀释好的油絮凝剂溶液,投加量为10~20ppm,搅拌3~5分钟,然后以一定的速度梯度逐渐停止搅拌,然后使其自然沉降,即可使固液分离,水中的油和悬浮物随之去除。
对已有处理设施的单位,原有的处理流程不必作较大的改动可在含水量油污水管道的不同点用定量泵注入。投药时应先加电解质类凝聚剂,后加油絮凝剂。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油絮凝剂在处理含水量油污水时必须与电介质类凝聚剂配合使用。向含水量油污水中先投加电介质类凝聚剂,然后再加油絮凝剂,次序不能颠倒,也不能混合在一起投加。

①使用清辐器刮除支承辗上的轧制油;
②在支承辐及工作相轴承座上增加挡油装置,防 止辐颈处轧制油飞溅;
③在出口侧设置轧制油吹扫装置;
④在出口侧增加挡油帘及真空抽吸装置。
清辊器是轧机的组成部分。图2所示为上支承辊清辊器结构及安装位置图,通过气缸驱动曲臂,将装在曲臂上的刮板均匀地压靠在支承辊上,这样可将喷射在支承辊上的大部分轧制油挡在入口侧。为了增加清辊效果,可釆用八字型刮板。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