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塑前处理的要求
对喷塑前处理要求薄涂层磷化膜来考虑,铁系亦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除了锌系的一些优点外还具有耐热性好。中温条件下水解少,沉渣较少,溶液易维护,机械强度好,耐蚀性强,膜较厚时结晶仍很细。而铁系的磷化铁膜,耐蚀性较差。
选中温锌钙系磷化液较好。第二是必须随时调整磷化液,主要是调整酸度比和含锌量,这两个因素都直接影响成膜率和结晶的粗细度。必需根据
静电喷粉回收设备
喷塑前处理的要求
对喷塑前处理要求薄涂层磷化膜来考虑,铁系亦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除了锌系的一些优点外还具有耐热性好。中温条件下水解少,沉渣较少,溶液易维护,机械强度好,耐蚀性强,膜较厚时结晶仍很细。而铁系的磷化铁膜,耐蚀性较差。
选中温锌钙系磷化液较好。第二是必须随时调整磷化液,主要是调整酸度比和含锌量,这两个因素都直接影响成膜率和结晶的粗细度。必需根据工作量定期和不定期的分析溶液,及时加以调整,无分析数据,盲目补充料液是不科学的。
控制膜层的厚度各类磷化膜都有其一定厚度,例如锌系和钙锌系一定膜厚为1.5-2克每平方米,而铁系为0.5-0.7克每平方米,在这个范围内其防腐性能好,晶粒细如过厚着影响膜的柔韧性和附着力,晶粒也变粗。通常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是磷化膜偏厚。
粉末荷电量过大或小也影响上粉率
对环氧型粉末实验结果;当粉末带电电量为1.6微库仑/克时,上粉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电晕放电喷枪也只能使粉料带电0.8-0.9微库仑,所以上粉率只达百分之八十五左右。这个数椐说明带电量对上粉率的影响。因此摩擦喷枪不如静电喷枪上粉率高。热喷作业还有利于粉末流平,用变色龙喷枪,可以克服低层电阻大的问题,第二遍喷涂可以实现冷喷。
一般控制电流不须过大,60微库仑左右已够用了,否则荷电量太大,也容易引起过流断电,过大反而容易引起法拉第屏遮效应。一般是荷电量影响上粉率,荷电量小原因,除了不同粉末涂料的自身反电离效应有差别外,主要原因是由于高压静电发生器故障引起,需进行维修,使恢复高压。用普通喷枪喷第二遍粉时必须把工件预热到104℃左右,进行热喷,利用热溶吸附的原理。
老式喷涂喷枪打火原因
施工时打火这个问题一般不存在了,因为高压静电发生器现在大多装有恒压、恒流保护线路。老式喷枪有着个问题。打火原因如下:
1)枪与工件距离太近和粉末在静电场内浓度大,超过了极限浓度,是重要原因。
2)内电阻小,导致电流过大。
3)电压太高:实验证明:场强在1kv/cm时,吸附效率已接近饱和。此后场强再增加三倍,涂覆效率只增加百分之三到五。所以电压太高不可取,反而容易引起打火。一般控制在60kv已够用了。
涂层有橘皮是为什么:
产生橘皮的主要原因来自粉末涂料自身的流平性差。施工也有影响,是属次要因素。
1)粉末涂料的流平性主要靠加入的流平剂起作用,流平剂一般因具有两种效应,即润湿效益和流平效益:润湿效益应是在粉末处于100摄氏度左右时增加对机材的流平结合,此时表面张力尽量小些。而大于150摄氏度时流平效应其主要作用,粉末的表面张力应尽量大一些,以增加溜平性。对压缩空气管道进行合理设计,防止出现水份或油聚集区,必要时对压缩空气进行二次处理。流平剂一般含两种以上材料就是这个原因。
2)施工不良也会引起橘皮现象:一次涂层太厚或烘烤升温过快都会导致橘皮明显。一遍涂层厚度以60u左右为宜。另外控制在安全熔融流平段时间长些,均有利于粉末涂层流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