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特点
激光对中仪一-般采用635~ 670nm波长半导
体红色激光,图4给出了激光对中设备的示意图,
在A轴和B轴上各装上能同时发送和接受激光束
的测量器,并通过信号线与主机设备相联。
光束从两只分别装在A、B轴上的测量器各自
发出,并被对方接受。当光束落在接受器的光电点
阵采集面CCD上时,便形成一个很小的照射区
激光对中仪原理
两大特点
激光对中仪一-般采用635~ 670nm波长半导
体红色激光,图4给出了激光对中设备的示意图,
在A轴和B轴上各装上能同时发送和接受激光束
的测量器,并通过信号线与主机设备相联。
光束从两只分别装在A、B轴上的测量器各自
发出,并被对方接受。当光束落在接受器的光电点
阵采集面CCD上时,便形成一个很小的照射区域;
主机经过计算,确定这个照射区域能量中心点,它
具有很高的精度。随着轴的转动,各自光束的能量
中心点也分别在对方接受器的CCD采集面上位
移。激光对中仪便是根据这种位移量计算出被测
设备的轴偏差和角偏差的。
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激光对中仪的工作过程
简化如图5所示,并仅研究其在一-个平面内的偏差
分量。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和实际
应用,其优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a)千分表的挠度。千分表的支架挠
度不可避免,而激光则是“直线”;
b)减轻工作强度。千分表测量时必须不断注
视表的读数,以保证数据的连续性。而激光法只需
测量三个读数;
c)不需反复测量。千分表测量时设备每调整
-次,则需重新安装再测-次。而激光法再--次测
量后,设备调整时可进行实时数据显示,直至调整
到理想状态;;
d)不再依赖于测量人员的经验。传统方法很
大程度上依赖于机修人员的操作经验和分析能力,
而激光法则不再需要“级”的机修人员。
激光对中仪的校准方法原理
目前激光对中仪的校准没有相关的检定规程,现送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校准,当失准时没有有效的检测工具,无法实施校准检测,因此,为方便工序使用,保障激光对中仪的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现对激光对中仪实施自校准,提出以下校准思路:通过对激光对中仪的原理分析,激光对中仪主要是零点的校准和两轴之间位移量的变化,通过公式计算,从而得出电机底角的调整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