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适合于会议室用的低频吸声结构有如下三类:
1.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用胶合板(5-7mm厚)作木护墙,离刚性墙面100-200mm的结构是控制低频混响有效措施,同时,也有很好的装修效果,适合于会议室内使用。但需做防火处理。
2. 共振吸声器,即亥氏共振器,这类结构可将其共振频率设计在欲控制的范围内,会获得显著的效果。它的表面形式可以是穿孔板,也可做成共振
礼堂隔音降噪
目前,适合于会议室用的低频吸声结构有如下三类:
1.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用胶合板(5-7mm厚)作木护墙,离刚性墙面100-200mm的结构是控制低频混响有效措施,同时,也有很好的装修效果,适合于会议室内使用。但需做防火处理。
2. 共振吸声器,即亥氏共振器,这类结构可将其共振频率设计在欲控制的范围内,会获得显著的效果。它的表面形式可以是穿孔板,也可做成共振吸声砌体。
3. 大空腔吸声结构,即在厚度较大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后面设置符合控制低频所需的空腔。
在会议室的控制中、高频混响时间,除了主人依靠听众本身和座椅的吸声外,应根据混响计算,确实在墙面配置强吸声材料,这对平行侧墙和凹弧形墙面来说,还可消除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缺陷。作为墙面控制中、高频的吸声材料,通常有玻璃棉、矿棉板,外设阻燃织物或壁毯,也可配置钻孔吸声结构(铝板或纤维板钻孔)或织物包阻燃泡沫塑料等构造。
会议室讲台的后墙,也应作适当的吸声处理,以免后部反射声,引起讲台上传声器的声反馈;在放映电影时,则由于后墙反射声与扬声系统直射声的相位差,引起不利的声干扰。 会议室的顶部,当厅内的声吸收是以控制混响时间达到设计值时,通常不作吸声处理。而作为反射面。

事实上,如不认真对待,混响时间极不易控制到适应值,许多厅堂、甚至影剧院音质不好,就是这个原因。因而也不是简单的软包或地毯就能解决问题的。
1.红外信号收发的环境配合,安装双层窗帘,一层厚窗帘,阻挡外部可见光,一层光滑些,稍薄,有效的反射红外辐射光若室内使用如电子整流器等的节能型荧光灯,因其振荡频率约为
28kHz,会产生高达200kHz的谐波干扰,这要影响低频道(即0-3频道)的信号接收,建议不要采用此类设备。
2. 整体装潢色调:以冷色调为主,颜色统一性强,否则会影响摄像机的摄取信息量,不利于网络的传输。

多功能厅设计方案原则:性和扩展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集成性和标准化、开放性、经济实用性和易维护性。
为满足用户需求,多功能厅一般需具备如下几个系统:
环境系统:由灯光、窗格等设备构成,完成对厅内整个环境、气氛的改变,以自动适应当前需要。
多媒体显示系统:由液晶投影仪和显示屏幕构成,完成对各种图文信息的大屏幕显示。
A/V系统:由计算机、摄像机、DVA、VCR、音箱等设备构成,完成对各种图文信息的播放功能,提供优良的试听服务。并通过数字硬盘摄像机,将整个过程记录在硬盘录像机中。
智能型多媒体控制系统:采用国内成熟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多功能厅内各种电子设备的集中控制。要求操作简单、人性化、智能化,能更多的体现出各种设备的功能,发挥设备很大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