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康时代(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院前急救、母婴保健、社区访视、车用应急箱包、基础及呼吸健康等领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近日,两名医生在飞机上救助急症老人一事持续引发关注,其中一位用嘴为急症老人吸尿液37分钟。们在纷纷点赞的同时也提出质疑,“医生一定要用嘴吸尿吗?”质疑的背后凸显出航空急救存在的短板。
我国航空应急
急救箱厂家
迈康时代(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院前急救、母婴保健、社区访视、车用应急箱包、基础及呼吸健康等领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近日,两名医生在飞机上救助急症老人一事持续引发关注,其中一位用嘴为急症老人吸尿液37分钟。们在纷纷点赞的同时也提出质疑,“医生一定要用嘴吸尿吗?”质疑的背后凸显出航空急救存在的短板。
我国航空应急设备都有哪些?
民用航空局于2017年颁布《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R5) ,明确规定了机载应急设备和训练的要求。
其中提到,一、载客飞机上配备下列应急设备:急救箱、应急箱、卫生防疫包。二、机组成员处置飞行中紧急医学事件的训练应当包括下列内容:遇有紧急医学事件时的处置程序,包括机组成员之间的协调;应急设备的存放位置、功能和使用方法;急救箱、应急箱和卫生防疫包内物品和药品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每一客舱乘务员还应训练:心肺复苏和隔离消毒等知识和操作、至少每24个月进行一次复训,包括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但机组成员实际操练和复训不需要达到或者相当于急救人员的水平。
二、应为易发生人员伤害的现场作业班组、各类活动场所、野外作业车辆(船舶)和公务车、单位确认的关键岗位人员配备急救包。
——特殊需要配备的,由单位负责人批准确认。
——急救包的配备范围应由现场作业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提出建议,经基层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确认后统一发放,应建立台帐并报上级单位的安全备案。急救包应专人保管和使用。
——安全负责对急救包配备和使用的管理,并组织相关培训。
触手可及的急救设备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所以,很多都重视在公共场所配备急救设施。
以AED为例,公共场所每10万人口安装AED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该国的急救水平。贾大成坦言,无论是AED还是急救包,在国内公共场所的普及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应当配备的公共场所完全没有投放急救包或AED;有些场所有急救包,但包内的物品并不实用;还有些场所虽然投放了急救物品,但因疏于管理和维护,导致设备不能使用。”
“如果公共场所没有配备灭火器,出现火灾还有机会用其他手段灭火。而像AED这样的急救设备却无法替代。急救设备、设施关乎生命,必须要加大普及。”董鹏直言。
贾大成也表示,公共场所应配备急救设备、设施写入法律,能引起社会对急救的重视。“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倒逼有关部门确保资金到位、明确管理职责、加员培训。”
急救设备举足轻重,但普及过程却阻碍重重。
上海光电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公共急救璐告诉记者,急救设备普及的难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不敢救,人们害怕救人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救人被讹;二是不会救,公众缺乏相关急救技能,导致设备形同虚设;三是不愿救,有些公共场所害怕担责,宁可不放这些急救设备。”
实际上,针对大众不敢救的心理,《总则》百八十四条做出“免责”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善意施救者不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被称之为“好人条款”,贾大成表示:“这一条款为及时施救者吃了颗定心丸。”
有调查显示,国人普遍缺乏急救知识,98%的受调查者所能做的只是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在一旁干着急,白白错过黄金抢救期。在发达,掌握急救技术成为很多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德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高达80%、法国为40%,而我国成人心肺复苏普及率不到1%。即使是一些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公众,由于没有定期进行复训,又缺乏实际操作,同样面临不会救的尴尬。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