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简介
白玉、冠玉枇杷是由十几年改良而来的优良品种。白玉枇杷果实大,椭圆形或高扁圆形,白玉枇杷果实重40g-60g左右,冠玉枇杷实重50g-80g左右。白玉、冠玉枇杷显著的特点就是果肉洁白,果肉平均厚度0.85cm,肉质细腻易溶,汁多,风味清甜,佳,可溶性固形物12%—14.6%,可食部分75%,果皮薄韧易剥离。白玉枇杷具有树势强盛,早熟,丰产,大小年不显著,果实大
果树苗木采摘
品种简介
白玉、冠玉枇杷是由十几年改良而来的优良品种。白玉枇杷果实大,椭圆形或高扁圆形,白玉枇杷果实重40g-60g左右,冠玉枇杷实重50g-80g左右。白玉、冠玉枇杷显著的特点就是果肉洁白,果肉平均厚度0.85cm,肉质细腻易溶,汁多,风味清甜,佳,可溶性固形物12%—14.6%,可食部分75%,果皮薄韧易剥离。白玉枇杷具有树势强盛,早熟,丰产,大小年不显著,果实大,形状整齐美观,风味,成熟期抗旱性强等优点。
园林用途
枇杷适应性强,除植于公园外,也常植于庭园,作为园艺观赏植物。太湖边及湖中岛上的枇杷独佳,由于冬日水汽雾气,保护了冬日花朵不受寒害,故年年硕果累累。其果可食,味甘美;果、叶可供药用;木材红棕色,质硬而韧,可做手杖、木榔头、木棒等。

整地播种
苗圃地应选在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播种前需对圃地进行深挖,并用3%的生石灰进行消毒。苗床宽1.2米,床高20厘米,床面要细致平整,清除石块、杂草,边沟、步道要开直,沟底要平,不能积水。
3月上旬播种,播种可点播也可条播。点播的株行距为10×25厘米,条播行距30厘米,播种沟深8至10厘米。先在沟底放入已腐熟的饼肥,然后放一层5厘米厚的黄土盖住基肥后再播种。播后在种子上再覆盖一层2厘米厚的黄土,这样有利于减少苗间杂草,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后盖一层稻草保湿。大花枇杷种子的发芽率较高一般在80%以上。播后约40天发芽出土,当幼苗30%出土后应及时揭开稻草。

枇杷树整i形修剪
枇杷树冠生长较有规律,层次分明,一般能形成整齐的圆锥形,结果后逐渐成为圆头形。但如不进行整i形,则树冠往往过高过密,管理不便,结果部位局限在外围,花果易遭冻害和日灼,经济产量低。集约(矮化)化栽培是现代果树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枇杷树栽培发展的方向。
修剪技术
成年结果树修剪,i佳时期是在采果后的6-7月进行夏剪。主要是剪除扰乱正常树形的强旺徒长枝,穿膛枝、密生枝、纤弱枝、交叉枝、下垂枝、病虫枯枝等。同时对衰弱性结果枝组进行回缩短截,更新复壮。枇杷当年抽发的夏梢绝大部分是优良结果母枝,90%以上当年能开花结果。合理的夏季修剪,结合适当及时的肥水管理,促发大量的生长粗壮整齐的夏梢,是枇杷克服大小年结果,年年丰产的关键。

三层(或双层)杯状形:该树形适宜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树冠开张,树势强健的品种。整i形方法为将当年定植的苗木成活后,从离地约50厘米处短截,中心干延长枝直立向上生长,在其下选留生长健壮,向四周分布均匀的4条侧枝培养为层杯状的枝群。与中心干呈70度左右的夹角。第二层在距层80厘米处,选留与主枝群上下错开的4条侧枝培养成第二层的第二主枝群。第3年,同样在距第二主枝群中心干80厘米,选留与第二主枝群四大主枝上下错开的4枝侧枝,培养成第三层的第三主枝群。干高控制在2.5米内,每层杯状由四大主枝组成,每枝主枝上培养2-3个副主枝,3年完成整i形。此树形通风透光,易于管理,产量高、果实好,经济年龄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