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早期预防、有效矫正和有效控制已成为眼视光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有一些医师建议青少年患者不必在意近视的高低,可以等待到18岁以上,再去施行屈光性手术,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观点。因为18岁以前正是近视发展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负担重的时期,若不采取任何矫治控制措施,很容易增加近视度,特别是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患儿,每年增长1.00D~2.00D近视度的可能性很高,而且屈光性手术也
婴儿视力筛查
青少年的早期预防、有效矫正和有效控制已成为眼视光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有一些医师建议青少年患者不必在意近视的高低,可以等待到18岁以上,再去施行屈光性手术,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观点。因为18岁以前正是近视发展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负担重的时期,若不采取任何矫治控制措施,很容易增加近视度,特别是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患儿,每年增长1.00D~2.00D近视度的可能性很高,而且屈光性手术也并非是有效、安全的近视的方法。目前采用非手术控制近视发展的方法介绍起来有很多种,但经国内外在临床上反复验证,取得比较确切效果的是配戴现代塑形镜。建议青少年儿童眼睛的调节力较强,过多的调节参与可能导致近视的提早到来。

者看到的世界
我们大多数人出生时都有轻度的,但随着眼球的发育逐渐转变为正视。典型的者视远不清,视近更不清,且容易视疲劳。高度(>500度)又未予以矫正的儿童,因黄斑部从来没有受到清晰图像的刺激,极易产生视力问题,应早发现、早矫正。
老花眼患者看到的世界
同白头发和一样,老花眼也是衰老的象征。老花是由于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典型的老花眼症状包括:视近困难、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和视物不能持久。

弱0视训练过程中看书和玩游戏有什么区别?
答:弱1视本身就是大脑对外界色彩不敏感,视功能发育紊乱造成的,所以玩色彩鲜艳和视觉效果好的游戏,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充分接触外界图像信息的刺激,而书本属于二维平面效果,所以对视功能区没有太大的刺激作用。
增视仪真的能否控制度数增长(生理性的眼轴增长,屈光)?
答:增视仪对于95%以上的小朋友都有很好的控制度数增长的效果,但是少数小朋友视力是先天遗传因素较严重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度近视,基因已经发生了改变,造成了隐性遗传,从而导致佩戴过程中极个别度数增长的情况。正常生理性眼轴拉长屈光度并不会有任何改变。我们无法否认,现在的孩子们比从前花更多的时间盯着他们的数字电子设备——电脑、平板电脑、电视、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