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印刷品表面UV光油涂不上去,发花
主要原因
1、UV光油粘度太小,涂层太薄
2、油墨中调墨油或燥油含量过高
3、油墨表面已晶化
4、油墨表面防粘材料(硅油、喷粉)过多
5、涂胶网纹辊网线太细
6、施工工艺的问题(技术人员技术不咋地)
解决办法:对要求UV上光的产品,印刷时就应采取相应措施,创造一定的条件:UV光油可适当涂厚些,必要时上底油或采
LEDuv光油批发
三、印刷品表面UV光油涂不上去,发花
主要原因
1、UV光油粘度太小,涂层太薄
2、油墨中调墨油或燥油含量过高
3、油墨表面已晶化
4、油墨表面防粘材料(硅油、喷粉)过多
5、涂胶网纹辊网线太细
6、施工工艺的问题(技术人员技术不咋地)
解决办法:对要求UV上光的产品,印刷时就应采取相应措施,创造一定的条件:UV光油可适当涂厚些,必要时上底油或采用特殊光油配方。
四、UV上光涂层有白点和
1、涂层及薄
2、涂胶网纹辊太细
3、非反应型稀释剂(如乙醇)加入过量
4、印刷品表面粉尘等较多
解决办法:保持生产环境及印刷品表面清洁;增加涂层厚度;加入少量平滑助剂:称释剂为参与反应的活性稀释剂。

五、UV光油涂布不匀、有条纹及桔皮现象
1、UV光油黏度过高
2、涂胶网纹辊网线太粗(涂布量过大)、表面不光滑
3、涂布压力不均匀
4、UV光油的流平性差
解决办法:降低光油黏度、减少涂布量;将压力调整均匀;涂布辊应磨细磨光;加入光亮流平剂。
六、UV光油附着力不好
1、印刷品油墨表面晶化
2、印刷油墨中的助剂不合适
3、UV光油本身黏附力不足
4、光固化条件不合适
解决办法:印刷工艺要提前考虑上光条件;在已印好的产品上涂布增强附着力的底油。
七、UV光油变稠、有凝胶现象
主要原因:
1、UV光油储存时间过长
2、UV光油未能完全避光储存
3、UV光油储存温度偏高
解决办法:注意UV光油的有效使用期并严格避光储存,储存温度以5~25℃为宜。
八、残留气味大
1、UV光油固化不
2、紫外光不足或UV灯管老化
3、UV光油干扰能力差
4、UV光油中非反应型稀释剂加入过多。
解决办法:UV光油固化必须,并要加强通风,必要时更换光油品种。

塑胶UV光油
塑胶UV涂料常见涂装方式
1.喷涂:喷涂通过喷或碟式,借助于压力或离心力,分散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施涂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装方法。可分为空气喷涂、无空气喷涂、静电喷涂以及上述基本喷涂形式的各种派生的方式,如大流量低压力雾化喷涂、热喷涂、自动喷涂、多组喷涂等
2.辊涂:辊涂是以转辊作涂料的载体,涂料在转辊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湿膜,然后借助转辊在转动过程中与被涂物接触,将涂料涂敷在被涂物的表面。辊涂适用于平面状的被涂物,广泛应用于金属板、胶合板、布与纸的涂装,
特别适用于金属卷材涂装。
3.淋涂:系将涂料贮存于高位槽中,通过喷嘴或窄缝从上方淋下,呈帘幕状淋在由传送装置带动的被涂物上,形成均匀涂膜,多余的涂料流回容器,通过泵送到高位槽循环使用。对小批量物件采用手工操作,向被涂物件上浇漆(俗称浇漆法)。发展为自动流水线生产后,则称幕涂。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钢铁板材、胶合板、塑料板等平板状、带状材料的涂装。通过喷嘴的大小或窄缝的宽度来控制产品上的涂膜的厚度。
4.浸涂:一种用浸渍达到涂装目的的施工方法。其操作是将被涂物全部浸没在漆液中,待各部位都沾上漆液后将被涂物提起离开漆液,自然或强制地使多余的漆液滴回到漆槽内,经干燥后在被涂物表面形成涂膜。手工浸涂用于间歇式小批量生产;机械浸涂用于连续式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上。该法只能用于颜色一致的涂装,不能套色,且被涂物上下部的涂膜厚薄不均匀,溶剂挥发量大,易污染环境,涂料的损耗率也较大。
山东润和uv光油可有效针对并解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