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铸造工艺流程
我们根据客户提供的样品设计模具或是图纸。
模具制作:根据样品或图纸做出产品的三维造型,并用此三维图制作铝制或钢制的模具。
注蜡:将液态蜡和固态蜡混合搅拌成糊状蜡膏,用注蜡将蜡膏注入金属模中,冷却后取出蜡模。
蜡件组合:加热不锈钢焊刀,将蜡模按工艺设计的要求焊接在浇口棒上。
粘浆:将蜡件组浸入含有水玻璃等涂料的缸中,
合金钢失蜡法铸造
精密铸造工艺流程
我们根据客户提供的样品设计模具或是图纸。
模具制作:根据样品或图纸做出产品的三维造型,并用此三维图制作铝制或钢制的模具。
注蜡:将液态蜡和固态蜡混合搅拌成糊状蜡膏,用注蜡将蜡膏注入金属模中,冷却后取出蜡模。
蜡件组合:加热不锈钢焊刀,将蜡模按工艺设计的要求焊接在浇口棒上。
粘浆:将蜡件组浸入含有水玻璃等涂料的缸中,涂上涂料。
淋砂:对涂上涂料的蜡件组淋石英砂,再浸入含氯化铵和氯化镁等材料的硬化槽中硬化后进行干燥,然后进行下一层的操作,此过程重复6次左右后完毕。
脱蜡:将表面涂料硬化后的蜡件组放置在失蜡槽中,用蒸气加热使蜡溶解脱落,剩下砂型模壳。
模壳焙烧:将模壳放置焙烧炉中焙烧以增加其强度。
浇铸:将原材料装入中频电炉中熔化,加入金属无素进行材料的配方,钢水温度升至1600度左右,炉前化学分析合格后将溶化的钢液通过浇包倒入模壳中,让钢液充满型腔然后冷却,并取样做炉后终检。
除壳:将铸件表面的砂用震动的方法去除。
切割:用氧气-焰从浇棒上切下铸件。
打磨:用砂轮机磨除浇冒口;用磨光机打磨不良表面。
热处理:铸件按材质的要求进行正火、退火、淬火回火、感应淬火、渗碳、氮化等热处理。
机加工:按图纸要求用CNC进行金加工。
终检:用拉力机、冲击试验机、硬度机等检测设备对试棒进行机械性能的检测;用超声波、磁粉探伤等检测设备对样件进行无损检测;用三座标和量具及卡规等检具对产品进行尺寸终检。
包装、发送:对合格产品表面做防锈处理后装入胶合木板箱或铁皮箱后发运。
失蜡法精密铸造流程
熔模铸造过程可以分解为以下步骤:
1- 蜡模生产
通常,熔模铸造过程从制作蜡模开始。蜡被注入金属模具并形成内部特征。陶瓷或水溶性芯用于创建复杂的内部特征。蜡模附着在由浇口和流道组成的浇注系统上,形成浇铸簇状。这产生了促进熔融金属流入模具的一个或多个型腔的各种通道。
2- 外壳制作
铸造簇被浸入细陶瓷颗粒的浆液中,涂上较粗的颗粒,然后干燥成包围浇口系统和图案的外壳。该过程将重复进行,直到外壳变得足够坚固以承受熔融金属,此时蜡在烤箱中从外壳中熔化,为金属材料创造空间,从而形成单件模具。这种蜡通常可以回收和再利用。
3- 浇铸
预热至约 1000°C 后,模具准备好接收熔融金属。由于使用自然向下的重力,金属被倒入浇注系统并进入模具。也可施加真空或压力以加速该过程。
4- 冷却
填充的模具和内部的金属冷却并凝固成终的零件形状。冷却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零件尺寸、模具厚度和材料类型。
5- 铸件去除
金属冷却凝固后,应使用水射流将模具打碎和抖落,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一旦模具被移除,浇注系统也必须用锯子切断并用特殊设备研磨。
6- 整理
许多熔模铸造部件需要精加工操作,例如研磨或喷砂,可用于平滑在浇口处被切割或断裂的部件。热处理也可用于达到所需的机械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铸造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按晶体结构(以及铁素体、马氏体、双相和沉淀硬化)划分的五类不锈钢之一。在某些地区,奥氏体不锈钢也称为300系列不锈钢。当钢含有约18%的Cr、8%-25%的Ni和约0.1%的C时,它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添加Cr、Ni含量并添加Mo、Cu、Si、Nb、Ti等元素而开发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韧性和塑性高,但强度低,无法通过相变强化。它只能通过冷加工来加强。如果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也可以生产铸件。为了提高钢水的流动性,提高铸造性能,应通过提高硅含量,扩大铬镍含量范围,提高杂质元素硫的上限来调整铸钢的合金成分。
熔模铸造可以达到的铸造公差:
熔模铸造可以达到的铸造公差:
根据制造外壳所用的粘合剂材料不同,熔模铸造可分为硅溶胶铸造和水玻璃铸造。 硅溶胶熔模铸造工艺比水玻璃工艺具有更好的尺寸铸造公差 (DCT) 和几何铸造公差 (GCT)。 然而,即使采用相同的铸造工艺,由于其不同的铸造性,每种铸造合金的公差等级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您对所需的公差有特殊要求,我们的铸造厂愿意与您交谈。 以下是我们分别通过硅溶胶浇铸和水玻璃浇铸工艺可以达到的一般公差等级:
硅溶胶失蜡铸造 DCT 等级:DCTG4 ~ DCTG6
水玻璃失蜡铸造 DCT 等级:DCTG5 ~ DCTG9
硅溶胶失蜡铸造 GCT 等级:GCTG3 ~ GCTG5
水玻璃失蜡铸造 GCT 等级:GCTG3 ~ GCTG5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