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出现冷纹如何处理压铸模具出现冷纹如何处理?
压铸模具表面温度的控制对生产高质量的压铸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平均或不适当的压铸模具温度亦会导致铸件尺寸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顶出铸件变形,产生热压力、粘模、表面凹陷、内缩孔及热泡等缺陷。模温差异较大时,对生产周期中的变量,如填充时间、冷却时间及喷涂时间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出现冷纹原因:熔汤前端的温度太低,相叠时有痕迹.
天津锌压铸件加工厂
压铸模具出现冷纹如何处理
压铸模具出现冷纹如何处理?
压铸模具表面温度的控制对生产高质量的压铸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平均或不适当的压铸模具温度亦会导致铸件尺寸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顶出铸件变形,产生热压力、粘模、表面凹陷、内缩孔及热泡等缺陷。模温差异较大时,对生产周期中的变量,如填充时间、冷却时间及喷涂时间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出现冷纹原因:熔汤前端的温度太低,相叠时有痕迹.
改善方法:
1.检查壁厚是否太薄(设计或制造) ,较薄的区域应直接充填.
2.检查形状是否不易充填;距离太远、封闭区域(如鳍片(fin) 、凸起) 、被阻挡区域、圆角太小等均不易充填.并注意是否有肋点或冷点.
3.缩短充填时间.缩短充填时间的方法:
4.改变充填模式.
5.提高模温的方法
6.提高熔汤温度.
7.检查合金成分.
8.加大逃气道可能有用.
9.加真空装置可能有用.

压铸模具加工的常见材质
压铸模具加工的常见材质
压铸件所采用的合金主要是有色合金,至于黑色金属(钢、铁等)由于模具材料等问题,较少使用。而有色合金压铸件中又以铝合金使用较广泛,锌合金次之。 下面天津铭一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压铸模具有色金属的情况。
(1)、压铸有色合金的分类 受阻收缩 混合收缩 自由收缩 铅合金 -----0.2-0.3% 0.3-0.4% 0.4-0.5% 低熔点合金 锡合金 锌合金--------0.3-0.4% 0.4-0.6% 0.6-0.8% 铝硅系--0.3-0.5% 0.5-0.7% 0.7-0.9% 压铸有色合金 铝合金 铝铜系 铝镁系---0.5-0.7% 0.7-0.9% 0.9-1.1% 高熔点合金 铝锌系镁合金----------0.5-0.7% 0.7-0.9% 0.9-1.1% 铜合金
(2)、各类压铸合金推荐的浇铸温度 合金种类 铸件平均壁厚≤3mm 铸件平均壁厚>3mm 结构简单 结构复杂 结构简单 结构复杂
铝合金 铝硅系 610-650℃ 640-680℃ 600-620℃ 610-650℃
铝铜系 630-660℃ 660-700℃ 600-640℃ 630-660℃
铝镁系 640-680℃ 660-700℃ 640-670℃ 650-690℃
铝锌系 590-620℃ 620-660℃ 580-620℃ 600-650℃
锌合金 420-440℃ 430-450℃ 400-420℃ 420-440℃
镁合金 640-680℃ 660-700℃ 640-670℃ 650-690℃
铜合金 普通黄铜 910-930℃ 940-980℃ 900-930℃ 900-950℃
硅黄铜 900-920℃ 930-970℃ 910-940℃ 910-940℃

压铸模具厂家保养流程
压铸模具厂家保养流程
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压射速度过高和长时间使用,型腔和型芯上会有沉积物。这些沉积物是由脱模剂、冷却液的杂质和少量压铸金属在高温高压下结合而成。这些沉积物相当硬,并与型芯和型腔表面粘附牢固,很难清除。在清除
沉积物时,不能用喷灯加热清除, 这可能导致模具表面局部热点或
脱碳点的产生,从而成为热裂的发源地。应采用研磨或机械去除,但不得伤及其它型面,造成尺寸变化。
经常保养可以使模具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新模具在试模后,无论试模合格与否,均应在模具未冷却至室温的情况下,进行去应力回火。当新模具使用到设计寿命的1/6~1/8时,即铝压铸模10000模次,镁、锌压铸模5000模次,铜压铸模800
模次,应对模具型腔及模架进行450—480℃回火,并对型腔抛光和氮化,以消除内应力和型腔表面的轻微裂纹。以后每12000~15000模次进行同样保养。
当模具使用50000模次后,可每25000~30000模次进行一次保养。采用上述方法,可明显减缓由于热应力导致龟裂的产生速度和时间。
在冲蚀和龟裂较严重的情况下,可对模具表面进行渗氮处理,以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和性。但渗氮基体的硬度应在35-43HRC,35HRC时氮化层不能牢固与基体结合,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大片脱落:高于43HRC,则易引起型腔表面凸起部位的断裂。渗氮时,渗氮层厚度不应超过 0.15mm,过厚会于分型面和 尖锐边角处发。

退火包罗铸造后的球化退火和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去应力退火两部分
回火淬火的模具冷却到约100℃时,就要当即进行回火,以避免持续发作变形,乃至开裂。回火温度由任务硬度来断定,普通要进行三次回火。
退火包罗铸造后的球化退火和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去应力退火两部分。其主要意图:在原材料段落进行结晶安排的改进;便利加工而下降硬度;避免加工后变形和淬火裂纹而去除内应力。
(1)去应力退火。对有残留应力的模具钢进行机械加工,加工后会发作变形,若是机械加工后仍留有应力,则在淬火时会发作很大的变形或淬火裂纹。
(2)球化退火。模具钢经铸造后,钢的内部安排变成不安稳的结晶,硬度高切削艰难,且此种状况的钢,内应力大,加工后简单变形和淬裂,机械性能差,为使碳化物结晶变成球化安稳安排须进行球化退火。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