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四大误区
1) 天津生物质颗粒燃料能源消除与人争粮的误区。甜高梁、甘薯、木薯、秸杆、甘蔗都可以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各种废油、油菜籽都可以用来生产生物柴油。所以不能误解为生物质能就是把粮仓变油箱。相反,生物质能将起到一个粮食安全平衡器的作用。
2) 生物质颗粒燃料能源消除与粮争地的误区。生物质能的原料生产,可以利用不宜种植农作物的荒地、坡地、改良后的盐
环保生物质颗粒燃料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四大误区
1) 天津生物质颗粒燃料能源消除与人争粮的误区。甜高梁、甘薯、木薯、秸杆、甘蔗都可以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各种废油、油菜籽都可以用来生产生物柴油。所以不能误解为生物质能就是把粮仓变油箱。相反,生物质能将起到一个粮食安全平衡器的作用。
2) 生物质颗粒燃料能源消除与粮争地的误区。生物质能的原料生产,可以利用不宜种植农作物的荒地、坡地、改良后的盐碱地,还可利用休闲的土地,完全可以做到不与生产粮食争地。
3)消除技术不成熟的误区。生物发酵技术,是我国生物技术中与国外差距蕞小的技术,燃料乙醇的技术已达到水平,生物柴油技术也已经进入研发产业化阶段,沼气技术已经应用多年并取得很大成绩,秸杆综合利用的技术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生物质技术的改进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比煤炭要安全,是一个非常大的能源。生物质颗粒燃料受潮以后不仅影响使用,可能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4) 生物质燃料颗粒能源 消除生产成本高的误区。生物质能的技术进一步改进,有望成为成本蕞低的能源之一,而且比核能、煤炭安全得多。初步测算,三峡工程总投资约1800亿元,2009年完成后,年发电860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大庆的能源当量,而同当量的发展生物质能只需不到50%的投资就能创造一个绿色大庆。38%,2吨秸秆的热值相当于1吨煤,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


生物质燃烧颗粒的制作过程
1、原料堆场:原料以锯末等为主,为保证燃料正常、持续生产,需要至少保证15天左右生产的原料需求。因此需堆放大约500-600吨原料。原料库搭建顶棚防雨、防雷、防风,与生产区和生活区要有一定的防火间距,并采取隔离措施和设置完备的防火配套设施,以确保安全。6、筒仓系统:根据用户需要,也可采用散料运输,即由成品仓将生物质颗粒燃料经皮带输送机和提升机,直接送入筒仓进行存储,采用汽车将颗粒燃料直接送往用户。
2、筛分:原料通过绞龙输送机输送到筛分机进行筛分,提出较大木块或铁钉等杂物。
3、干燥:木屑燃烧颗粒对原料的含水量有较严格的要求,原料经过筛分后,通过绞龙输送机输送到滚筒式烘干机通过热风进行干燥。
4、旋风分离:原料烘干后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后有大量的湿气存在,通过旋风分离器将湿气排走。该系统建议设置两台旋风分离器,而且成型后的燃料经冷却后亦需要旋风分离器对成型燃料和湿气进行分离。
5、物料输送:本系统物流传送需要相应的传送设备。根据需要,可以采用螺旋输送机、绞龙输送机和提升机将物料输送到相应的设备进行。

影响生物质颗粒燃料强度的因素
水分
水分对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强度具有直接的影响。水分适宜会有利于原料的成型,如果水分过低,就难以在生物质颗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粘结性水膜,制成的颗粒易松碎,成型率比较低且强度差。水分太高颗粒间就会存有太多的自由水,致使型煤的强度下降。
生物质的添加量
煤与生物质之间的作用力要比煤与煤之间的作用力小得多,当生物质的添加量比较低时,影响型煤成型的主要因素是生物质和煤之间的粘结力大小。如果生物质的添加量增加,型煤的成型率也会随之下降。
成型压力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强度与成型压力有关,压力太小就会达不到密实的目的,压力增大,则压实的程度就会增加,对于生物质与煤粒之间的密集很有利,但是有可能造成煤粒破碎或者内应力增加,致使型煤的强度恶化。
熟化过程
实验证明熟化温度和时间对型煤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生物质和粘结剂所加工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达到较好机械强度的熟化条件各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