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剑斌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同您分享:
代表发货人(出口商)(1)选择运输 路线、运输方式和适当的承运人;(2)向选定的承运人提供揽货、订舱; (3)提取货物 并签发有关单证;(4) 包装; (5)储存; (6)称重和量尺码; (7)安排保险;(8)将货物的港口后办理报关及单证手续,并将货物交给承运人;(9)支付运费及其它费用;(10)收取已签发的正本提单, 并付发
义乌到上海外贸进仓报价
义乌市剑斌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同您分享:
代表发货人(出口商)(1)选择运输 路线、运输方式和适当的承运人;(2)向选定的承运人提供揽货、订舱; (3)提取货物 并签发有关单证;(4) 包装; (5)储存; (6)称重和量尺码; (7)安排保险;(8)将货物的港口后办理报关及单证手续,并将货物交给承运人;(9)支付运费及其它费用;(10)收取已签发的正本提单, 并付发货人;(11)安排货物转运;(12)通知收货人货物动态;(13)记录货物灭失情况; (14)协助收货人向有关责任方进行索赔。
七大构成部分:物体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订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以前,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是跨地区、跨行业的运作系统,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物流标准化滞后主要表现在缺乏有关的标准及规章制度,同时在推行标准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力度。
我国开始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有人认为,主张贸畅其流,可以说是我国物流思想的起源)。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述语。但当时有一段小的曲折,当时商业部提出建立物流中心的问题,曾有人认为物流一词来自日本,有崇洋之嫌,乃改为建立储运中心。其实,储存和运输虽是物流的主体,但物流通更广的外延。而且物流是日本引用的汉语,物流作为实物流通的简称,提法既科学合理,又确切易懂。不久仍恢复称为物流中心。1988年台湾也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