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蜂窝现象的措施:(1)应当根据混凝土过程的施工情况,例如振捣方式,运送方式,钢筋尺寸和钢筋分布情况等等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当发现混凝土的工作和易性不理想时,不应当只添加水因为这样会损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是应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者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方法。(2)混凝土的卸料要仔细。任何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卸料时都要注意其关键点是要避免离析。混凝土应当垂直卸料,出料口离终位
混凝土修补厂家
控制蜂窝现象的措施:
(1)应当根据混凝土过程的施工情况,例如振捣方式,运送方式,钢筋尺寸和钢筋分布情况等等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当发现混凝土的工作和易性不理想时,不应当只添加水因为这样会损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是应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者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2)混凝土的卸料要仔细。任何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卸料时都要注意其关键点是要避免离析。混凝土应当垂直卸料,出料口离终位置越近越好;混凝土不宜流向其位置,如果需要移动它们,应当采用大铲子来进行;完成一车混凝土的卸料后,下一车应当紧挨着处的尾部进行,而不要另起一处,后把它们连起来,因为这样做往往会在连接处产生蜂窝现象。

2 空洞的预防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应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投料要准,搅拌要匀,和易性要好,入模后振捣密实。
(2)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洁净,不得粘有干硬的水泥等杂物;模板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钢模板应用水性脱模剂,涂刷均匀。
(3)钢筋过密部位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确保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密实;
(4)拆模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严禁过早拆模。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而底模则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模板拼缝引起的质量缺陷
1 模板拼缝问题引起的混凝土质量缺陷现象及原因: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的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翻样不认真或无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
(6)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7)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降板区棱角不平直
针对降板区棱角不平直的现象,项目部制定了专项预防措施,采用定向钢框模板代替普通木模板。对之前采用木模板施工且出现棱角不平直的降板部位进行处理,首先对降板区域进行放线,找方正,根据降板四边实际偏差情况,按弹在楼板上的控制线进行剔凿,使四边平整顺直。若降板区域出现较大缺棱掉角的现象,将定型钢框模板放入降板内,用1:2聚合物砂浆嵌补掉角部分,并在砂浆终凝前取出钢框模板,对棱角进行二次抹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