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交通常识父母和孩子一定要知道(下)
摩托车/电动车:不要让孩子站在车前踏板上
摩托车和电动车的安全性低、危险性大,孩子乘坐时容易发生意外。坐车时,家长应告诫孩子要双手抓好、双腿夹紧,行车途中不要放松,一定要戴上安全帽。
不少家长在骑车时,让孩子站在车前的踏板上。这样一来,家长的视线会受影响,刹车时孩子的身体会跟着前倾,危险性高,应该让孩子坐在后座上。
知识科普宝贝减灾工具书急救篇学龄前孩子工具书
这些交通常识父母和孩子一定要知道(下)
摩托车/电动车:不要让孩子站在车前踏板上
摩托车和电动车的安全性低、危险性大,孩子乘坐时容易发生意外。坐车时,家长应告诫孩子要双手抓好、双腿夹紧,行车途中不要放松,一定要戴上安全帽。
不少家长在骑车时,让孩子站在车前的踏板上。这样一来,家长的视线会受影响,刹车时孩子的身体会跟着前倾,危险性高,应该让孩子坐在后座上。
另外,不要用带子绑住自己和小孩,两人绑在一起会增大危险性,因为孩子会跟着大人的跳动而跳动,如果带子松开,或是大人摔落地面,孩子受到的伤害会更大。
[相关链接]
马路安全小常识:
■平时注意脚下的井盖,下雨天道路积水会漫过井口,务必要绕行,避免意外伤害。
■横穿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一定要养成“朝两边看”的习惯,千万不要只看一边无车,便贸然横冲。
■从车的右侧下车安全。
■不要在车后、车下、车前捉迷藏,有的驾驶员无法观察到车下的情况。
■不要从静止的汽车之间突然跑出。由于儿童的个子小,突然跑出,驾驶员很难发现孩子。
■要注意右转弯的机动车,有时候车辆右转弯,驾驶员没有注意到便道的行人要过马路。
■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儿童乘车存在七个误区(上)
近日,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正式启动了儿童家庭交通安全系列教育活动。该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增强家庭交通安全意识、保障儿童乘车安全。
此前,道路安全就低龄儿童的交通意外事故原因进行的研究表明:的大城市中,汽车儿童安全设施如儿童座椅、安全带等的使用率只有5%,超过80%的家长缺乏对儿童的保护意识。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介绍一下目前在儿童乘车方面的误区,提醒家长注意。
误区一: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
千万不要认为这样你能边开车边照顾到他,因为一旦出现意外,驾驶者会出于求生的本能而逃避危险,副驾驶位置就成了不安全的位置。加上孩子身材矮小,安全气囊弹出的位置往往在孩子的头顶部位,这样非但保护不了孩子,还很可能伤到他。
误区二:儿童安全座椅肯定安全
购买儿童安全座椅必须和汽车后排座位相配套,根据孩子性别、身高、体重等选择合适的产品,避免发生碰撞给孩子造成致命的挤压,或者使孩子从安全带与座椅间的空当飞出去。
误区三:让孩子自己上下车
对力气小的孩子来说,车门开启时如没推到位,车门会微微回弹,从而夹伤他们的手指。另外,车子开门一侧的路况,驾驶者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
儿童交通安全小贴士(下)
不要让小孩独自坐后排
儿童独自坐后排的危险性不亚于坐在前排的危险性,好动的小孩有可能拉开门窗发生意外,在汽车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照顾好自己,因此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开车带着小孩乘车。
不要将小孩一个人锁在车内
很多家长出门办事为了安全起见,往往将小孩单独锁在车内,殊不知这样也是非常危险的,小孩好玩好动的天性、车内密闭的空间都可能是小孩潜在的。
不要让小孩围着汽车玩耍
停车场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对身材矮小的小朋友来说,容易被驾驶员忽视,很容易出交通事故。因此家长一定要教育并引导孩子千万不要在停车场玩耍,尤其不要蹲在车辆的尾部。
穿行非人行道马路靠道路右边行走
当穿行十字路口或过快车道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有人行道一定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时,要靠道路的右边行走,并且面对着车流的方向。过马路时,看交通信号灯,走横道线,并做到“停、看、过” ,10岁以下的儿童,尽量不单独过马路。
认识车辆的指示灯
家长或学校要教导孩子认识车辆的指示灯, 如车辆的转向灯、刹车灯等,这样便于孩子在路上能基本了解车辆的动态情况,以判别车辆移动的方向,从而避免发生抢道现象。
出门尽量穿颜色鲜亮的衣服
在天气阴暗或下雨时,家长要给孩子尽量穿上或戴上颜色鲜亮的衣服或挂件,有条件的要穿戴有反光材料的衣物,方便驾驶员在马路上容易看到孩子,从而避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