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铸造技术(EPC或LFC)是用泡沫塑料制作成与零件结构和尺寸一样的实型模具,经浸涂耐火粘结涂料,烘干后进行干砂造型,振动紧实,然后浇入金属液使模样受热气化消失,而与模样形状一致的金属零件的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成形的,它不需要合箱取模。使用无粘结剂的干砂造型,减少了污染,被认为是21世纪可能实现绿色铸造的工艺技术。
铸件内应力及裂纹的产生及预防措施
覆膜砂铸造
消失模铸造技术(EPC或LFC)是用泡沫塑料制作成与零件结构和尺寸一样的实型模具,经浸涂耐火粘结涂料,烘干后进行干砂造型,振动紧实,然后浇入金属液使模样受热气化消失,而与模样形状一致的金属零件的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成形的,它不需要合箱取模。使用无粘结剂的干砂造型,减少了污染,被认为是21世纪可能实现绿色铸造的工艺技术。
铸件内应力及裂纹的产生及预防措施
减小和铸造应力的措施
(1)合理地设计铸件的结构
铸件的形状愈复杂,各部分壁厚相差愈大,冷却时温度愈不均匀,铸造应力愈大。因此,在设计铸件时应尽量使铸件形状简单、对称、壁厚均匀。
(2)采用同时凝固的工艺
所谓同时凝固是指采取一些工艺措施,使铸件各部分温差很小,几乎同时进行凝固。因各部分温差小,不易产生热应力和热裂,铸件变形小。设法铸型、型芯的退让性,合理设置浇冒口等。同时凝固的示意图,该工艺是在工件厚壁处加冷铁,冒口设薄壁处。
(3)时效处理是铸造应力的措施。
时效分自然时效、热时效和共振时效等。所谓自然时效,是将铸件置于露天场地半年以上,让其内应力。热时效(人工时效)又称去应力退火,是将铸件加热到550-650℃,保温2-4h,随炉冷却至150-200T,然后出炉。共振法是将铸件在其共振频率下震动10-60ndn,以铸件中的残留应力。
机械件加工过程中造成变形的原因?
分析机械
铸件加工中变形的原因
内力作用导致零件加工精度改变
车床加工时,通常是利用向心力的作用,用车床的三爪或者四爪卡盘,把零件卡紧,然后对机械零件进行加工。同时,为了零件在受力时不松动、减小内径向力的作用,要使夹紧力大于机械的切削力。夹紧力随着切削力的增大而增大,随之减小而减小。这样的操作才能使机械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力稳定。但是,在三爪或者四爪卡盘松开后,加工出来的机械零件就会与原来的相差甚远,有的呈现多边形,有的呈现椭圆形,出现较大偏差。
异性铸件的加工方法!
在机械加工中,对工件校调是环节,其目的是使工件基准中心线与机床回转中心重合,以加工后的零件外表面与基准同心。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校调的方法和校调速度的快慢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却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一过程对于那些外形比较规则、有校调基准的零件来说,能很方便地完成,但大部分零件加工前都是毛坯,有些外形还很不规则,基准很难找,校调难度就大,特别是不规则的大型零件,这方面的问题就突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