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器(servo drives)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的传动系统定位,是传动技术的产品。
伺服驱动器是现代运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数控加工中心等
伺服驱动器厂
伺服驱动器(servo drives)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的传动系统定位,是传动技术的产品。
伺服驱动器是现代运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数控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中。尤其是应用于控制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驱动器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当前交流伺服驱动器设计中普遍采用基于矢量控制的电流、速度、位置3闭环控制算法。该算法中速度闭环设计合理与否,对于整个伺服控制系统,特别是速度控制性能的发挥起到关键作用。
位置比例增益
1、设定位置环调节器的比例增益;
2、设置值越大,增益越高,刚度越大,相同频率指令脉冲条件下,位置滞后量越小。但数值太大可能会引起振荡或超调;
3、参数数值由具体的伺服系统型号和负载情况确定。
位置前馈增益
1、设定位置环的前馈增益;
2、设定值越大时,表示在任何频率的指令脉冲下,位置滞后量越小;
3、位置环的前馈增益大,控制系统的高速响应特性提高,但会使系统的位置不稳定,容易产生振荡;
4、不需要很高的响应特性时,本参数通常设为0表示的范围:0~。
伺服驱动技术作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它产业机械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国内外普遍受到关注。在20世纪后10年间,微处理器(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伺服驱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交流伺服驱动技术取代直流伺服驱动技术的话,那么,20世纪90年代则是伺服驱动系统实现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10年。这一点在一些工业发达尤为明显。
电机需要240Vac,持续1.5秒的8安培峰值电流和2安培额定连续电流。针对该应用,需要使用8安培以上的驱动器才能满足峰值要求。尽管满足连续运行要求只需要2安培电流,但我们仍需要使用额定峰值电流为9安培且连续电流为3安培的驱动器。如果放大器的额定连续电流高于电机的额定值,则建议进行温度监控,以防止电机意外过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