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工程建造时选址要佳
温室工程建造时选址要佳
1、选场地
蔬菜大棚场地选择的原则有三,一是选择光照条件优良,大棚的前面、东西两侧无高大建筑物、无较多的r’矿、树林、山峰等地块建棚为宜,以免造成遮荫,影响蔬菜生长。二是土质忌过粘、过酸、过碱、土壤酸碱度在6.5一7.5之间适宜番茄、黄瓜等疏菜生长,若土壤偏酸或偏碱不是太大,可通过使用石灰或醋渣进行调解,同时强调土壤
青州万红温室工程公司
温室工程建造时选址要佳
温室工程建造时选址要佳
1、选场地
蔬菜大棚场地选择的原则有三,一是选择光照条件优良,大棚的前面、东西两侧无高大建筑物、无较多的r’矿、树林、山峰等地块建棚为宜,以免造成遮荫,影响蔬菜生长。二是土质忌过粘、过酸、过碱、土壤酸碱度在6.5一7.5之间适宜番茄、黄瓜等疏菜生长,若土壤偏酸或偏碱不是太大,可通过使用石灰或醋渣进行调解,同时强调土壤耕作层不宜过浅。至少在40cm以上。三是建棚场地不宜选地势低洼、靠近湖泊河流的地块,因其地下水位较高,汛期棚内的湿度过大。蔬菜易发生涝害。而冬季易造成棚室地温过低,蔬菜根系生长受影响,且病害增多。
荷兰温室起源
荷兰温室起源
荷兰有关温室的记载,始于公元1750年法国博物学家Adanson的著作中,在威廉一世初期,Miller用栎木建造加温温室,在其中种植柑橘和凤梨。1832 年,荷兰各地利用木框温床和温室进行甜瓜、葡萄早熟和促成栽培,产品运往巴黎、伦敦出售。1903年,荷兰建成栋玻璃温室,用以生产蔬菜。1967年, 荷兰国立工学研究所的Germing,Venlo型连栋玻璃温室。由于该温室结构 简洁、坚固,透光量大,操作空间大,环境调控能力强,管理方便,造价相对合理,应用效果良好。此后,几经改进、完善、提高,并派生出变型的不同型号, 至今在全世界仍为连栋玻璃温室的主流类型。
温室工程如何防治蚧虫
温室工程如何防治蚧虫
1、改善室内环境,设计通风温室大棚
目前北方的温室大棚,除少数使用进口设备外,大多为传统的封闭式温室大棚,设备落后,甚至根本就没有通风和温湿度调控设备。这种温室大棚极有利于蚧虫的繁衍。在温室大棚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通风性能,以改善温室大棚内湿度过大、通透性差的内部环境,使之既有利子植物正常生长,又不利于蚧虫发生。
2、合理摆放植物,保持植物健壮
对温室大棚植物的管理,既要注意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蚧虫的防治问题,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注意管理,促进植物健壮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另一方还要注意温室大棚植物的合理摆放,在了解蚧虫寄主种类的基础下,尽量将具有相同寄生物的植物种类分开摆放,防止蚧虫的交叉传播。同时,当气象条件适宜时,要尽可能地将植物移出室外,减少植物在温室大棚内固定摆放的时间。
3、加强作物检疫,及时清除虫源
加强检疫和清除虫源,是防止蚧虫传播蔓延的有效措施:在苗木调运中,要特别注意检查蚧虫的发生情况。一且发现蚧虫,应在进温室大棚前做必要的处理。对于温室大棚内已发生的蚧虫,应严密注意初的虫源植株,对其进行重点处理。对没有生长前途的虫源植株,要及时清除掉。对有保留价值者,则应单独摆放,及时移离植物群,井进行必要的除治。
温室工程根结线虫侵染循环
温室工程根结线虫侵染循环
温室大棚内的根结线虫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或寄主枯死时,以雌成虫在根结内排出的卵囊团随病根残体越冬,但在日光温室或者蔬菜大棚内病原线虫能继续繁殖为害。第2年春季环境条件合适时,越冬卵孵化出幼虫,在土粒间移动寻找寄主,从植株幼嫩根部侵入,刺激寄主细胞增殖形成。幼虫在根结内经数小时便可发育为4龄成虫,雄虫与雌虫交尾,交尾后雌虫在根结内产卵,雄虫钻出寄主进入土中自然。卵在瘤内孵化,1龄幼虫留在瘤内,2龄幼虫可钻出寄主进行再侵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