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细胞外的信号绝大多数都是要通过分布于细胞表面的各种受体传导到细胞内部,从而引起细胞的生理反应,发挥相应的功能。
细胞表面 ZUI 大的受体家族就是G蛋白偶联的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编码GPCR的基因有1000多个,占人类基因组总数超过2%。GPCR是一种7次跨膜蛋白。人类GPCR蛋白至少有
IF检测
来自细胞外的信号绝大多数都是要通过分布于细胞表面的各种受体传导到细胞内部,从而引起细胞的生理反应,发挥相应的功能。
细胞表面 ZUI 大的受体家族就是G蛋白偶联的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编码GPCR的基因有1000多个,占人类基因组总数超过2%。GPCR是一种7次跨膜蛋白。人类GPCR蛋白至少有数千种。GPCR被根据序列同源性被分为3个大家族:A,B和C。在各个家族内部成员之间在跨膜的主要区域至少具有25%的序列同源性,并且在一些关键部位的氨基酸是高度保守的。
目前已经发现了154种之多的小G蛋白。这些小G蛋白被分为Ras、Rho、Rab、Arf和Ran等5个家族。小G蛋白存在于从低等的原核生物到人类之间。小G蛋白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有15%的人类 tumour 都与小G蛋白的突变有关。各个家族的G蛋白细胞功能分工有所不同。Ras家族的蛋白调控基因表达;Rho家族的蛋白调控细胞骨架运动和基因表达;Rab和Arf家族蛋白调控细胞内小体的转运;Ran家族蛋白调控细胞周期中G1、S和G2期的细胞质转运以及M期的微管的形成。
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
细胞间通过传递信号分子相互交流。有些信号分子可以通过血液在体内进行远距离传输;另一些在邻近细胞间传递。人体中存在成千上万种信号分子,常见的如控制兴奋水平的 adrenalin,传递血糖水平的hyperglycemic factor (HGF),标志组织损伤的组胺和在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多巴胺。
G蛋白的种类已多达40余种,大多数存在于细胞膜上,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单位构成,总分子量为100kDa左右。其中β亚单位在多数G蛋白中都非常类似,分子量36kDa左右。γ亚单位分子量在8-11kDa之间。Gα蛋白分为Gs、Gi、Go、Gq、G12、G13等六类。这些不同类型的G蛋白在信号传递过程各种发挥不同的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