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是个20岁的男孩子,今年上大学2年级,2个月前,小天莫名奇妙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家里人发生他精神不振,总是萎靡不振,闷闷不乐,感觉精力不济,学习上开始力不从心,觉得上课难以集中精神,用小天自己的话说,就是“脑子像涂了浆糊一样,动不起来。”,于是成绩直线下降,每天小天都觉得情绪很差,没有事情能让自己开心起来,以前有兴趣的事情,看球,打游戏,跟同学去打篮球,或者去唱卡拉OK这些以
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
小天是个20岁的男孩子,今年上大学2年级,2个月前,小天莫名奇妙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家里人发生他精神不振,总是萎靡不振,闷闷不乐,感觉精力不济,学习上开始力不从心,觉得上课难以集中精神,用小天自己的话说,就是“脑子像涂了浆糊一样,动不起来。”,于是成绩直线下降,每天小天都觉得情绪很差,没有事情能让自己开心起来,以前有兴趣的事情,看球,打游戏,跟同学去打篮球,或者去唱卡拉OK这些以前喜欢做的事情,现在统统都没兴趣做了,一点兴致都没有,小天的父母为他请了一个月的假,可是小天在家里天天睡在床上,什么事情都不去做,每天跟父母的话也很少,胃口也很差,吃的很少,2个月来体重直线下降,瘦了20斤,而且小天还整晚整晚的出现失眠,父母担心极了。就像我们不会要求一个感mao的病人用思维来赶走病毒,也不会要求一个高xue压病人去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
可是,近一个星期,事情突然出现了180度的变化,小天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猛的好了起来,每天不再睡在床上,而是忙忙碌碌个不停,一会儿整理房间,一会儿到处翻书,说要自学某某课程,一会儿又说已经有了MBA的知识,自己能去商海里赚大钱,每天都显得精神亢奋,自我感觉很好,一直不停的跟父母说话,认为自己非常能干,人又聪明,小天觉得自己的脑子一下像开了窍似的,转动的非常非常的快,对未来的计划太多了,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的嘴巴跟不上脑子里的想法,都来不及说出来,这一个星期,小天还特别会花钱,常常跑出去玩,还特别喜欢自己请客买单,还带回来一堆用不了的东西,父母发现他一个星期已经用去了快一万块钱,晚上更加不睡觉了,整晚整晚的忙个不停,干这个,干那个,父母劝他休息一下,小天说自己的精神非常好,不用休息,自己时间不够用,要好好利用每一分钟。就像你害怕到极点的时候,你的主导情绪不是恐惧、悲伤,抑郁,反而是愤怒与冲动,或者说,勇敢与无畏。
于是,担心的父母也察觉到小天的精神状况可能出现问题了,带着小天去了医院,医生询问了病史,并跟小天会谈了后,告诉了小天父母,小天得了“双相障碍”。
什么是双相障碍呢?⑨镇jing催mian药和抗焦虑药,如ben二氮卓类(安定等)、丁螺环酮等。双相障碍是心境障碍疾病中的一种,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情绪的跷跷板”,就拿小天的病例来说,前半段,小天是明显的抑郁发作,表现有明显的“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思维迟钝”这样典型的的临床表现,而后段,是典型的躁狂发作,正好和的表现相反,表现“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敏捷”,如果在整个病程中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这样交替发作的心境障碍,我们叫做“双相障碍”。
医生告诉小天的父母不必担心,双相障碍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人数和单相患者基本是1:1的比例,所以也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病。一般通过心境稳定剂(比如碳suan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都是心境稳定剂)的治liao,患者都能取得缓解。诊断双相障碍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特点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比较相关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而确定。
目前小天经过2个月的治liao,病情已经稳定控制,情绪稳定,生活表现如常,已经恢复去上学了。
躁郁症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躁狂(mania)与抑郁(depression)交替的状态,当时,医师Aretaeus就记录了一群人时而“彻夜不停地唱歌、跳舞、大笑”,时而“悲伤、迟滞、懒散”的症状。
双相障碍的概念雏形在1854年被提出,但对于这种病症的界定,一度十分模糊。在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4)及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双相障碍还与重性抑郁一起被归于“心境障碍”分类。
而在DSM-5中,“双相及相关障碍”被从“抑郁障碍”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章节,放在“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xing障碍”与“抑郁障碍”这两个章节之间。这也说明了DSM-5编写者观点的改变:基于症状学、家族史和遗传学研究,双相及相关障碍并不再被当作的同类疾病,而被看作(以下为DSM-5中原文)“如同这两个诊断类别(症谱系与抑郁障碍)之间的桥梁”。也就是说,它介于二者之间,但与二者都不属同类。比起抑郁,目前业界倾向认为它是更接近症相关疾病的重度精神障碍。②及时监测药物的作用和fu作用,根据情况调整药物,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判定为双相障碍的一项基本标准,就是躁狂/轻躁狂发作(Manic/Hypomanic Episode)。在很多人的理解里,“躁狂(mania)”可能会与中文语境中的“狂躁”相混淆,但其实,躁狂发作的心境和“亢奋”更接近,是一种欣快、过度愉悦、高涨、“站在世界之巅”的感觉。⑤严重时悲观绝望、自伤zisha观念和行为、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轻躁狂发作会有以下一系列的表现 (并非精que诊断标准,请不要用来自我诊断,如果看完觉得自己有类似的表现,请去医院):
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这个人都表现出持续的愉快,自我感觉极度膨胀,同时也很容易被激怒、发火,身边的人还会觉得ta忽然有了很多目标性的行为,或觉得ta精力过于旺盛。
在这段时间中,ta会出现以下中的至少3-4种表现:
自尊心膨胀或夸大。比如,在并不具备相应的才华的情况下,认为自己能够有不切实际的发明,或写出伟大的作品。
睡眠的需求减少。这与失眠(想睡觉但睡不着)不同,而是可能每天只睡了3小时,甚至不睡,仍精神饱满。
比平时更健谈,或者感到某种压力让自己停不下来说话,只想一直说话。比如,在公共场合主动和大量陌生人交谈,不停地开玩笑。
想法特别多。意念飘忽不定,或主观感受到思维无法控制。可能表现为不断地说一些缺乏组织性、连续性的话,或者想法塞满了脑子,但表达不出来。
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会被不重要的、无关的外界刺激所吸引,比如因为房间的装饰、背景噪音等并没有太大影响的因素,而没有办法谈话下去。
忽然多了很多目标导向的活动。比如,在中工作超长的时间也不觉得累,而且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无法做到的;不断地联络老朋友或陌生人。性驱力、xing幻想、xing行为的增加也很常见。
过度参与那些很有可能导致痛苦后果的高风险活动。如:疯狂而无节制地购物、捐款、超su飙车、轻率的xing行为,愚蠢的商业投资。
躁郁症患者,往往都会让身边的人有明显的感觉,因为他们可能会异常兴奋,一改平日的衣着打扮(夸张、艳丽),还可能会有du博、投资或fan社会行为。而且,他们往往并不认为自己生病或需要治liao,甚至会强烈拒绝治liao。
前面已经提到过,双相障碍患者的频道是瞬间切换的,躁狂发作阶段(episode)可能突然变成状阶段。因此,重性抑郁发作的症状,如悲伤、空虚、无望的抑郁心境,丧失兴趣和愉悦感,自责,内疚等也是双相障碍(II型,见后文)的重要诊断标准。
要治yu双相,首先要正确认知双相,心理李宏夫老师指出双相是一种心境障碍,它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患者从首ci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却需要10年,首ci发病时多表现为抑郁情绪,往往被误诊为“抑郁症”,约70%病人被误诊或漏诊。
初见这些数字的人不免毛骨悚然,但是首先需要确认的是双相属于心境障碍从属于心理疾病。国内心理学者提出“平衡理论说心理”的观点。躁狂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