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以甲鱼(鳖)为养殖对象的水产养殖。有自然条件下的池塘单养与混养,以及利用地热水、未被污染的工厂余热水、室内升温的集约化养殖,使养殖周期由自然条件下的4~5年缩短为12~16个月,即可获体重500克左右的商品鳖。不同规格分级饲养,以防止同类相残。控制适宜水温、优1质饲料、防逃、防病为甲鱼养殖技术的关键。
甲鱼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品种,甲鱼也叫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生态甲鱼养殖场
甲鱼养殖,以甲鱼(鳖)为养殖对象的水产养殖。有自然条件下的池塘单养与混养,以及利用地热水、未被污染的工厂余热水、室内升温的集约化养殖,使养殖周期由自然条件下的4~5年缩短为12~16个月,即可获体重500克左右的商品鳖。不同规格分级饲养,以防止同类相残。控制适宜水温、优1质饲料、防逃、防病为甲鱼养殖技术的关键。
甲鱼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品种,甲鱼也叫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湖泊、塘均有分布,甲鱼以鱼虾为食。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甲鱼养殖的几大要点,帮助您养好甲鱼。
调节养殖水体。 通常将养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3.2毫克,氨氮含量0.02毫克/升,亚浓度0.1毫克/升,池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
水质管理亲鳖池的水质应保持清新活爽。水色呈淡褐色或淡绿色,透明度为30~40cm。如水质过肥,水色浓透明度小,应及时换水。在亲鳖交配时不要换水,以免换水导致交配不成功。平时换水时尽可能不要有流水声。应在水中投放和种植一些水生生物,如螺蛳、水花生等,既可降低水中的氨氮又可作为甲鱼的辅助饲料。
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应贯彻“四防”原则,即“防病、防逃、防敌害、防盗”。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