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包括:
①像片控制点联测,像片控制点一般是航摄前在地面上布设的标志点,也可选用像片上明显地物点(如道路交叉点等),用测角交会、测距导线、等外水准、高程导线等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
②像片调绘,在像片上通过判读,用规定的地形图符号绘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测绘没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记通过调查所得的地名等。
③综合法测图,在单张
航空摄影测量收费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包括:
①像片控制点联测,像片控制点一般是航摄前在地面上布设的标志点,也可选用像片上明显地物点(如道路交叉点等),用测角交会、测距导线、等外水准、高程导线等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
②像片调绘,在像片上通过判读,用规定的地形图符号绘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测绘没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记通过调查所得的地名等。
③综合法测图,在单张像片或像片图上用平板仪测绘等高线。
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
内方位元素用以确定摄影物镜后节点(像方)同像片间的相关位置。利用它可以恢复摄影时的摄影光线束。内方位元素系指摄影机主距 f和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在像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0,у0)。这些数值通过对航摄机鉴定得出,故内方位元素总是已知的。确定摄影光线束在摄影时的空间位置的数据,叫做像片或摄影的外方位元素。外方位元素有6个数值,包括摄影中心S在某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3个坐标值Xs、Ys、Zs和用来确定摄影光线束在空间方位的3个角定向元素,如φ、ω、k角。这些外方位元素都是针对着某一个模型坐标系O-XYZ而定义的。模型坐标系的X坐标轴近似地位于摄影的基线方向,Z坐标轴近似地与地面点的高程方向相符。在模型坐标系内所建立的立体模型必须在其后经绝l对定向的过程才能取得立体模型的正确方位。
相对定向
确定像片对相互位置关系的过程。模拟法相对定向是在立体测图仪上进行。其理论基础是使空间所有的同名光线都成对相交。当同名光线不相交时,则在仪器的观测系统中可以观察到上下视差(常用 Q表示)。上下视差就是两条同名射线在空间不相交时在垂直于摄影基线方向中存在的距离。此时将投影器作微小的直线移动或转动,就可以消除这个距离。理论上只要能够在适当分布的 5个点处同时消除该点处的上下视差,就认为已经获得在这个立体像对内全部上下视差的消除,从而完成了相对定向,得出立体模型。相对定向的解析法是在像片上量测各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例如对左像片为x1、у1,对右像片为x2、у2。根据同名射线共面条件的理论可以推导出这些量测值与相对定向元素的关系式。理论上测得5对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值,就能够解算出该像片对的 5个相对定向元素。同名点在左右像片上的纵坐标差(у1-у2)习惯上也称之为上下视差,用符号q 表示。
尽管数字航空摄影仪能够克服常规航空摄影的种种弊端, 消除高空间分辨率传感器和LIDAR技术将取代航空摄影测量的认识。但是在基础地形资料逐渐完备、航空摄影数据应用逐渐多元化的趋势下,单一的黑白或者真彩色航空摄影仪不能完全满足这种航空摄影多元化应用的需要。国外面阵数字航空摄影仪,如DMC 和UCD就已经具有全色和彩红外两种波段, 是因应这一形势的典型代表。但是,这种波段组成也只是将常规航空摄影的彩红外相机和黑白相机做了一个集成,还达不到多光谱航空摄影的要求。数字航空摄影仪在不断提升自身基本功能和性能稳定性基础上, 将多光谱传感器集成到数字航空摄影仪中,使数字航空摄影不仅能够满足传统测绘的需要, 而且可以为不断深入的遥感应用提供更丰富的机载数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