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炉结构简介
本炉由炉体、炉门、加热元件、通风机构及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炉体由型钢及钢板焊接而成,炉衬内壁采用不锈钢板与炉壳连接成整体,炉体及炉胆夹层内填充硅酸铝耐火纤维作隔热之用。
炉门设计在炉体的下部,也就是说工件的进出是从下面进或出的。本炉体的下口开启,炉门的起闭动作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通过电动机、减速箱、链轮、链条、道轨等完成。
热处理设备
淬火炉结构简介
本炉由炉体、炉门、加热元件、通风机构及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炉体由型钢及钢板焊接而成,炉衬内壁采用不锈钢板与炉壳连接成整体,炉体及炉胆夹层内填充硅酸铝耐火纤维作隔热之用。
炉门设计在炉体的下部,也就是说工件的进出是从下面进或出的。本炉体的下口开启,炉门的起闭动作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通过电动机、减速箱、链轮、链条、道轨等完成。
淬火槽的基本结构
淬火槽的基本结构通常由槽主体,介质给排管,溢流槽,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机械搅拌装置等构成。
1,淬火槽体
淬火槽
2.淬火介质的加热装置
1),用燃料加热淬火外的火。适用于较小尺寸的淬火槽
2)将蒸汽加热到淬火水或水溶液中。缺点将改变水溶液的浓度。
3)将铁水块加热到淬火槽中。控制温度并不容易,只能偶尔用于小批量生产。
4)在淬火箱中安装管状电加热元件。使用更多。
形成淬火炉淬火工件硬度缺乏的缘由一般有以下几点:
1、加热温度过低,保温时刻缺乏。查看金相安排,在亚共析钢中能够看到未溶铁素体,工具钢中能够看到较多未溶碳化物。
2、外表脱碳导致外表硬度缺乏。磨去表层后所测得的硬度比外表高。
3、冷却速度不行。在金相安排上能够看到黑色屈氏体沿晶界分布。
4、钢材淬透性不行,截面大处淬而不硬。
5、选用中止淬火时,在水中停留时刻过短,或自水中取出后,在空气中停留时刻过长再转入油中,因冷却缺乏或自回火而导致硬度降低。
6、工具钢淬火温度过高,残余奥氏体量过多,影响硬度。
淬火后回火:
1Cr13的普通淬火温度为1000-1050℃,2Cr13的回火温度为980-1000℃,1Cr13和2Cr13的回火温度为600-700℃。
对于1Cr13的设计技术要求,尽量不要选择硬度范围为40 ~ 43 HRC (401 HB)。在这个硬度范围内,淬火后的回火温度和时间难以控制。如果必须在该硬度范围内选择,热处理淬火温度应相应降低,但实际生产中的控制难度仍相对较大。
其次,降低奥氏体加热温度会影响碳化物的固溶体,冲击性能相对较低。
第三,回火温度为500 ~ 600℃,显微组织中析出高分散性碳化物,不仅耐蚀性低,而且冲击韧性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