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之数控机床
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的控制单元,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
数控机床质量
机床之数控机床
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的控制单元,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
机床的发展
计划经济拉近了我国产业差距,但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计划经济时代,在的重视下,机床工业有了很大的进展,同时计划经济的特点也很明显。首先,机械部对的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不允许企业额外生产机床,即使是小规格的仪表机床也不行,市场缺乏竞争。另外,我国主要是为主,而欧美等走的是从“0”到“1”的自行研发路径,我国对于机床的技术仍然未能掌握,后续技术研发的动力也显得不足。
我国机床发展阶段
混乱阶段(1959~1978 年)
国际关系紧张下,我国机床工业艰难发展。在这段时期,处于“”时期,国际形势比较严峻。苏联曾在我国机床起步阶段提供过帮助,不过在这一时期也将本国召回,也不再向出口机床。此时欧美对我国的技术比较严重。
过度重视机床产量,机床工业资源被浪费。除了国际形式严峻以外,我国机床行业出现了过于重视产量的现象,对机床工业产生了长足深远的影响。在1958~1960 年期间,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大量扩产,在企业扩展产能时,忽略了产品的质量。1958 年机床产量是1957 年2 倍,1960 年是1957 年的5 倍!随后的1961~1978 年,我国在盲目追求产量的同时,对技术发展也开始忽视,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1961~1978 年生产的164 万台机床,合格率仅有60%,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机床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脉络”,主导机床各部分的有序进行及完成机床的工作任务,他包括传动机械和辅助动力系统。
(1)就刀部分而言,包括保护装置、刀库和换刀装置;(2)作为传动系统的第二大组成——传动机械包括滚珠丝杆、直线导轨和蜗杆副三个部分;(3)辅助动力系统则包含液压系统和启动系统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数控机床的动力所在。
(2)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可以说是数控机床的所在,也是整个机床很具感性作用的部分,是机床完成各项功能和作业精髓所在。
数控系统基本分为两类,驱动装置,它包括高速主轴、力矩电机、直线电机、普通电机和步进电机;控制及检测装置,包括CNC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进给伺服控制模块、位置检测模块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