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标准——
GB 4789.40-2010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gan菌检验
GB 4789.13-2012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
GB 4789.38-2012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GB 4789.3-2010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30-2010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检验
GB 4789.39-201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粪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7-201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qiu菌检验
GB 4789.2-2010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抑菌效力 试验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从jun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jun种为第 0 代),并采用适宜的jun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jun种及新鲜菌体培养见表 1。 表 1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抑菌效力测定用的试验菌培养条件 试验菌株 试验培养基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1、金黄色putao球菌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30~35℃ 18~24小时 2、铜绿假单胞菌) 3、大肠埃希菌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 豆胨液体培养基 4、白色nian珠菌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 萄糖液体培养基 20~25℃ 24-48小时 5、黑曲霉 20~25℃5~7天或直到获得丰富的孢子 微生物限度检查 4.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 微生物的回收可采用平皿法、薄膜过滤法或MPN法。 (1)平皿法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表1中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以算术均值作为计数结果。 倾注法 取照上述“供试液的制备” “接种和稀释”和“抗jun活性的去除或灭活” 制备的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熔化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若使用直径较大的平皿,培养基的用量应相应增加。按表1规定条件培养、计数。就是说这种微生物在培养时,需要有氧气加入,否则就不能生长良好。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及菌液对照组菌数。计算各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 涂布法 取15~20ml温度不超过45℃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注入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凝固,制成平板,采用适宜的方法使培养基表面干燥。若使用直径较大的平皿,培养基用量也应相应增加。每一平板表面接种上述照“供试液的制备” “接种和稀释” 和“抗jun活性的去除或灭活”制备的供试液不少于0.1ml。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yao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进行洁净度验证。按表1规定条件培养、计数。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及菌液对照组菌数。计算各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 结束判断 (1)供试品检出控制菌或其它致病菌时,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复试。 (2)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应从同一批样品中随机抽样,独立复试两次,以 3 次结果的平均值报告菌数。 (3)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数及控制菌三项检验结果均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