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状态
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没有难事(情感高涨),有人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易激惹),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思维奔逸),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认为自己有
抑郁情感障碍
躁狂状态
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没有难事(情感高涨),有人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易激惹),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思维奔逸),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认为自己有本事,可以做大事、挣大钱(夸大妄想)。
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管闲事,要干大事,要做许多事,不停忙绿(意志行为增强)。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减少,不知疲倦。做事有头无尾,易被周围发生的事吸引而转移注意力(随境转移),对结局过于乐观、行为草率、不顾后果。好花钱,追求享乐,随意挥霍。易与周围发生冲突,产生冲动行为。性yu增强、xing行为轻率。因为这样的催促我变得更加焦虑,每天都不断否定自己,但我不会做出任何行动,我害怕去接触新的人,我害怕在人际交往里伤害别人或是伤害自己。
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没有认识能力,即对自身疾病无自知力。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状态特征性表现,伴随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表现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即情绪、内心体验、意志行为之间协调一致,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严重时可表现出不协调症状,言语凌乱、行为紊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加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精神障碍患者数也在增加,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案件时有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双向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它的特点是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一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双向的形成原因有什么研究表明,成年人的亲属如果有Ⅰ型、Ⅱ型障碍,那么患病风险就会提高到普通人群的10倍,风险大小随亲缘关系的远近而升高。
1.环境因素。比如像社会心理因素,像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包括婚姻状况的改变,或者是丧偶,都有可能诱发双向疾病。
2.遗传因素。家系调查发现,双向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双向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父母中有人患双向时,子女患此病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人。
3.非遗传性的先天因素。有一部分人可能没有家族史,但是依然会有这个病发生,往往追溯到母亲怀孕的时候,可能有过母婴期的病毒,或者是它在婴幼年期可能出现分离焦虑,或者在他童年期青少年期,出现不良的生活事件,都可以导致双向的发生。
4.应激生活事件。像生活事件,尤其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事件,比如像恋爱或者是婚姻状况的改变,失恋了,或者是受挫受打击了,或者是一些丧偶,丧失亲人,这些都可以引起双向的发病。
5.生物学因素。患者存在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垂体-皮质轴和―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心康医院带你们走进,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世界。
时而走在死荫的幽谷,时而站在狂喜的。曾经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百无一用,毫无可取之处,也曾经认为自己聪明绝顶、无人能敌,文思泉涌才华横溢。两种极端的情感中周周转转,宛如在地狱天堂间游走,这就是很多双相障碍病友的亲身体验。
双相障碍是一种情感性精神疾病,也被称为躁郁症。双相障碍发病时,病友会经历两种极端的情绪。一种情绪是抑郁,在这个阶段里面,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没有活力,没有体力,食不知味,睡不香甜,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做哪怕一点点小事情,例如洗澡吃饭都好像背负着千斤巨石。不愿意起床,怕见到红日东升,感觉自己好像躺在一口绝望的枯井里面,看不到未来,也看不到自己生活中的任何美好。周围的人欢声笑语,但是他们却如同失去了感觉,失去了那样麻木着,思维迟钝,少言寡语,满心羞耻。会变得不愿出门,不愿意与朋友来往。长河落日,霜林尽染,荷塘月色,再美丽的景色,也唤不起心里的半分感动和震撼,心就好象蒙了一层塑料布那样失去鲜活。孤独,厌弃自己,觉得自己也被别人厌弃,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做任何事情都会失败,等等各种消极的情绪环绕于心。用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的环性人格也许更像一个低配版的“双相+人格分裂”,不同的情绪阶段,我们表现得有所差异,就像抑郁人格和狂躁人格交替控制肉体,但无论如何,我们的主体意识是不割裂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