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库利用率偏低 传统的冷库一般设计是高5m左右,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50%,如物品堆码的高度 一旦达到3.2m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因重压变形、吸潮等原因极易出现包装、倒塌等现象,导致食品 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国内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特种设备
冷库制作
一、冷库利用率偏低 传统的冷库一般设计是高5m左右,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50%,如物品堆码的高度 一旦达到3.2m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因重压变形、吸潮等原因极易出现包装、倒塌等现象,导致食品 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国内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缺乏现象较为普遍。操作人员未经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容积 500 m2 以上以氨为制冷剂的土建食品冷库,其库址选择、地 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许多冷库 名为气调库却达不到气调的目的,部分低温库刚建成就处于面临停用或只能按高温库降级使用的局面。
冷库贮藏期管理。水果冷藏的适宜温度因品种而异,大多数晚熟品种以-1-0℃的冷库为宜。冷库的湿度以90%为宜。水果采收后,必须尽快冷却(预冷至0℃左右),在采收后1-2天内入冷库。因为采下的果实在气温21℃下延迟1天,在0℃下就会减少10-20天的贮藏寿命,因此,采后经过分级挑选的果实,入冷库后3-5天内应迅速冷却到-1-0℃贮藏。冷库贮藏水果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调节控制冷库贮藏环境温湿度和气体成分。温度调节是根据不同品种,在不同期对温度的要求,控制冷库制冷剂的蒸发速度以控制冷库库温。冷库常因冷却管系统结霜,而阻碍热的传导,影响冷却效应,并且因结霜,致使冷库库内湿度过低,故应定期升温除霜,并及时淋湿或喷雾调节冷库湿度。冷库的通风换气宜在夜间进行,若冷库库内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可装置空气净化器,也可用7%的吸收。
新型空调配备有能自动检测灰尘和异味的传感器,并通过空气自动清洁功能产生负离子,去除灰尘及花粉,通过风扇将异味排到室外。空调前面的显示器能以不同颜色分三个档次表示室内空气的清洁度,让人随时可以清楚知道室内空气的质量。
另外,新型空调还配备有特定位置的记忆功能,通过该功能消费者可设定专门针对房间某一特定位置进行制冷、制热,并达到节能30%的效果。遥控器还能显示电费等信息,让消费者随时了解耗能情况
冷加工间及冷藏间
1.冷却间
用于对进库冷藏或需先经预冷后冻结(指采用二次冻结工艺)的常温食品,进行冷却或预冷。加工周期一般为12~24h,产品预冷后温度一般为4℃。
2.冻结间
用于需要冻结的食品,由常温或冷却状态降至-15℃或18℃,加工周期一般为24h。
3.冷却物冷藏间
又称高温冷藏间,主要用于贮藏鲜蛋、水果、蔬菜等食品。
4.冻结物冷藏间
又称低温冷藏间,主要贮藏经冻结加工过的食品,如冻肉、冻果蔬、冻鱼等。
5.冰库
又称贮冰间,用以贮存人造冰,解决需冰旺季和制冰能力不足的矛盾。
冷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根据各类食品冷加工或冷藏工艺要求确定,一般可按表1-1-1选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