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找相关国内标准,其中GB4284为“无害化”“标准,即,处理后油泥的含油量排放达到千分之三。目前国内涉及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有以下三个:
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含油率≥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用于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2、《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
罐底油泥处理公司
通过查找相关国内标准,其中GB4284为“无害化”“标准,即,处理后油泥的含油量排放达到千分之三。目前国内涉及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有以下三个:
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含油率≥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用于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2、《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经处理后的油田含油污泥用于铺设油田井场、通井路(含油<2%)和农用(符合GB4284-84);
3、《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矿物油在土壤中的较高容许含量≤3000mg/kg(3‰)。
在石油工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下,的三次采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含油污泥是高度危险的污染物,对生物和环境有极大的危害性。近年来,由于环保法规的逐步完善,老化油处理方法,以及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治理含油污泥污染,回收石油资源的相关技术,老化油处理,已日益引起各方关注和重视。
含油污泥的概况
石油在勘探,开采,老化油处理工艺,炼制,清罐,储运过程中,由于事故,跑冒滴漏,自然沉降等原因,产生大量的石油与土壤或其它杂质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含油污泥,简称油泥。
含油污泥是是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同时也属于《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物。我国各地油田含油污泥的来源、组成、特点及性质等均不相同,因此含油污泥处理所适用的技术也不相同。随着我国石油产量的不断提高,含油污泥的产生量也不断,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而且会浪费大量的石油资源。近年来我国对含油污泥处理的研究工作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普遍而地开展了起来。
含油污泥按照《按照危险废物名录》属于HW08危险废弃物,面对这令人头疼的油泥,企业处理含油污泥的手法曾经一度只有掩埋和焚烧两种办法。掩埋就是将含油污泥找个地方挖个坑,做好防渗透后埋起来,这种方法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且容量有限。处理后回收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得到降低,其中的有机物含量很低,可回收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重新利用。而焚烧法就是将含油污泥进行高温焚烧,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废物减量并焚毁污染物质,还可以回收一部分热量。但缺陷在于需要消耗大量燃料,运行成本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