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实现真正的“人机共舞”,让工业机器人变得智能化要想实现真正的“人机共舞”,让工业机器人变得智能化是一条必由之路。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只能在固定的环境里从事重复性的工作,它们既无法适应动态复杂的环境,也无法与人类共同合作完成工作,这就使得制造业行业的发展很难得到新的突破。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场景的不断应用,工业机器人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它们不再呈现出“头脑简单、四肢发
工博会机床展
要想实现真正的“人机共舞”,让工业机器人变得智能化
要想实现真正的“人机共舞”,让工业机器人变得智能化是一条必由之路。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只能在固定的环境里从事重复性的工作,它们既无法适应动态复杂的环境,也无法与人类共同合作完成工作,这就使得制造业行业的发展很难得到新的突破。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场景的不断应用,工业机器人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它们不再呈现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状态,而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拥有了“大脑”,从而变得更加“智慧”。机器人网络协同操作系统河图(HETU) 就正是这样的“大脑”。

语义理解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领域
语义理解本质上就是文本理解技术,它是声音识别的输出,同时也是语言表达、逻辑推理、深度学习、行为技术的分析输入,文本就是数据,数据就是符号。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被赋予含义的数据才能被使用,这时候数据就转化为信息,而数据的含义就是语义。语义理解技术分为词汇级、句子级、篇章级3个方向,该行业需要大量的机器学习素材,因此大型公司往往采用开源的形式发布相关技术模块,例如谷歌发布了解析器SyntaxNet,科大讯飞发布了讯飞开放平台。
在手机终端上,手机终端在数字经济时代是移动互联网的载体,在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活动的助理机器人;移动互联网流量在整个互联网中占比在2018-2019年将超过60%。Gartner预测,2018年后AI智能终端的出货量占比将会逐年提升,2020年手机出货量将达25.5亿部,其中AI移动智能终端将达到13.3亿部,占比52.1%,当前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将是人工智能手机。

机器人自动化赋能制造业
自动化赋能制造业
作为现代工业重要的技术之一,工业自动化技术应该广泛,市场空间巨大。
在电力行业跟精密制造领域经验比较丰富的王辉看来,“在未来的工业制造业里面,会因为机器人自动化产生大量新的就业岗位,主要是跟软件、算法,包括机器人的操作,以及跟智能化相关的一些岗位。机器人自动化这个行业蕴藏着的可能性,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当然,这也就同时意味着竞争非常激烈。”
在国内机器人市场增长迅猛的2017年,在一年内就增加了约六成。但在过去两年,机器人行业进入了市场整理期,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工业机器人的年持续停留在13-14万台的水平。

工业自动化中的工控计算机
普通电脑用于工业自动化的话,故障率较高,增加维护成本。工控计算机性能较稳定,前期成本相较于普通电脑来说高一些,只是从长期使用来看,节省了不必要的维修维护成本。并且控控计算机可以实现24小时运行。工控机对使用环境要求也不高,可以在在防尘、防潮、防振动等方面做个的保护和测试,可以用在任何复杂和恶劣的工业环境中,适应环境里较强。另外,工控计算机装的是Linux、server等工控服务器系统,安全和可靠性比普通的windows系统更高,想对比普通电脑来说风险较低。
工业计算机可以简单想成是工业自动化机器设备中的控制器。而一台机器设备除了机械零件外,从数据、讯号的输入到整台机器动作,要能产生“自动化”能力关键的零组件,就是控制器。其实自动化就是机器零件自动执行“程序”的过程,程序中的每条指令就是由控制器来分析下达,以借此达成机台各部位自动工作的目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