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能
材料的物理性能有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这些性能必须满足往复运动机械、转动机械和换热设备等设计参数的要求。
化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在这里主要是指材料在所处介质中的化学稳定性。制造设备的材料在工作中应该既不污染介质又具有足够的耐腐蚀性能。
工艺性能
金属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能被加工的性能,即可
填料塔厂报价
物理性能
材料的物理性能有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这些性能必须满足往复运动机械、转动机械和换热设备等设计参数的要求。
化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在这里主要是指材料在所处介质中的化学稳定性。制造设备的材料在工作中应该既不污染介质又具有足够的耐腐蚀性能。
工艺性能
金属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能被加工的性能,即可铸造性、可锻性、可焊性、可切削加工的性能、热处理性能和冷弯性能等加工工艺性能。
化工设备的防雷要求
(1)当罐顶钢板厚度大于4mm,且装有呼吸阀时,可不装设防雷装置。但油罐体应作良好的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 处,间距不大于30m,其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
(2)当罐顶钢板厚度小于4mm 时,虽装有呼吸阀,也应在罐顶装设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间隔不应小于3m,保护范围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2m。
(3)浮顶油罐(包括内浮顶油罐)可不设防雷装置,但浮顶与罐体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4)非金属液体的储罐应采用独立的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同时,还应有感应雷措施。避雷针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
(5)覆土厚度大于0.5m 的地下油罐,可不考虑防雷措施,但呼吸阀、量油孔、采气孔应做良好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 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
(6)液体的敞开贮罐应设独立避雷针,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5.。
(7)户外排挤管道的防雷:
①户外输送可燃气体、可燃体的管道,可在管道的始端、终端、分支处、转角处以及直线部分每隔100m 处,每处接地电阻不大于30。
②当管道与爆1炸危险厂房平行敷设的间距小于10m 时,在接近厂房的一段,其两端及每隔30m—40m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20。
③当管道连接点(弯头、阀门、法兰盘等),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时,应用金属线跨接。
④接地引下线可利用金属支架。若是活动金属支架,在管道与支持物之间必须增设跨接线;若是非金属支架,必须另作引下线。
⑤接地装置可利用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装置。
化工设备安装前的准备
化工机器安装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安装过程按预定的计划进行,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一.化工机器安装前应准备的技术要求
1.机器的出厂合格证明书。
2.制造厂提供有关重要零件和部件的制造、装配等质量证书及机器的运转记录。
3.设备的安装布置图、平面图、基础图、总装配图、主要部件图、易损零件图、安装使用说明书。
4.机器的装配清单。
5.有关的安装规范及技术要求或方案。
二.开箱检验及管理
1.按照装箱清单核对机器的名称、型号、规格。
2.检查随机技术资料及工具是否。
3.对主机、附属设备及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实零部件的品种、规格、数量等。
4.检验后应提交有签证的检验记录。如果机器和各零部件、暂不安装、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妥善保管。凡是与机器配套的电气、仪表等设备及备件、应有人员进行验收。
三.设备安装前施工现场具备的条件
1.土建工程已基本结束,即基础具备安装条件。
2.施工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
3.施工用的照明、水源及电源试用顺畅。
4.安装用的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具备条件。
5.设备周围不影响安装、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设备的运行安全
1.作为生产的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及时巡回检查,每天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设备异常问题,必须及时发出异常情况反馈单,并就存在的问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予以整改。⑤低压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0。作为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就该做到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而其它的相关部门(比如安全管理部门)应每月组织一次综合安全大检查,并不定期检查设备运行及安全管理状况。
2.作为操作人员必须掌握设备操作的“四懂、三会”;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并做好记录。由于化工生产中,介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压力,故化工容器痛常为压力容器。设备润滑应严格按“五定”、“三过滤”执行;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将班内所有情况交接清楚;经常擦拭设备的各个部件,使其无油垢、无漏油,运转灵活,及时消除设备的跑、冒、滴、漏。
3.作为维修人员应主动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并定时、检查。压力化工设备容器液压试验的要求压力化工设备容器液压试验的要求如下:(一)凡在试验时,不会导致发生危险的液体,在其沸点的温度下,都可用作液压试验介质。维修或操作人员发现设备不正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或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发生的情况及处理情况必须详细如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