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干式磁选前,需要对钢渣进行破碎,作业设备多为颚式破碎机,每级破碎后,都使用磁滑轮进行预选,将不含铁或含铁较低的尾矿选出,再对粗精矿产品进行下一步作业。
含大块铁的钢渣是较为易选的,钢渣中的粒铁也较好选,使用较低磁场的磁选设备即能完成,在选矿流程中按照由粗到细,由强到弱的方式进行磁选即可。
含粒铁产品的选矿,由于其中所含粒铁粒度较粗,且较难磨细,因此在选矿
干式大块磁选机厂家
进行干式磁选前,需要对钢渣进行破碎,作业设备多为颚式破碎机,每级破碎后,都使用磁滑轮进行预选,将不含铁或含铁较低的尾矿选出,再对粗精矿产品进行下一步作业。
含大块铁的钢渣是较为易选的,钢渣中的粒铁也较好选,使用较低磁场的磁选设备即能完成,在选矿流程中按照由粗到细,由强到弱的方式进行磁选即可。
含粒铁产品的选矿,由于其中所含粒铁粒度较粗,且较难磨细,因此在选矿时要特别注意磨矿作业时间,防止粗粒铁在磨矿系统中的不必要循环。
对于钢渣而言,选出粒铁后的钢渣,再从中回收铁精矿的价值将大大降低,虽然从物相上看,选出金属铁后的钢渣中仍含有一定数量的四氧化三铁及三氧化二铁,但由于钢渣物相组成复杂、这部分矿物嵌步粒度微细,且与脉石矿物嵌步关系复杂,从磨矿成本考虑,回收这部分铁的价值不大。当转炉渣用于水泥制造时,所含的铁为有用成分,可作为铁质校正原料使用,因此没有必要对其细磨后选矿。
以部分选出粒铁后的钢渣为例,在细磨至-200目=的条件下,使用磁场为1200Gs的弱磁磁选机进行选矿,仅能获得TFe含量超过40%的精矿产品,相对于较粗磨矿条件下的精矿指标差别不大。
选矿试验的类型划分
1、可选性试验--是地质勘探部门为勘探矿床矿石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否为制定工业指标和矿床评价提供依据的试验。主要研究和探索各种类型和品级矿石的性质和可选性差别,基本选矿方法与可能达到的选矿指标,有害杂质剔除的难易程度,伴生成分综合回收的可能性等。
2、实验室小型流程试验--是继矿床地质勘探完成后,对矿石矿物特征和选矿工艺特性、选矿方法、工艺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工艺条件和产品等可行性研究或者初步设计之前进行的试验。
3、实验室扩大连续实验--是继小型流程试验完成后,为确定流程动态下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根据小型流程试验确定的流程,用实验室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的磨矿、选别及脱水作业进行的连续性试验。(模拟性和可靠性都比小型流程试验好)
4、半工业试验--为了验证实验室试验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取得近似于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为选矿厂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或进一步做工业试验打下基础而在专门建立的半工业化试验厂或车间进行的半工业试验。
5、工业试验--是专门建立的工业试验厂或利用生产选矿厂的一个系列甚至全厂进行的局部或全流程的试验,由于其设备、流程、技术条件与生产或今后的设计基本相同,故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参数比半工业试验更为可靠。
6、选矿单项技术试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包括单项新技术试验和单项常规技术试验,其中单项新技术试验包括新设备、新工艺、新药剂、新材质试验等。凡采用尚无使用经验的新技术必须“一切通过试验”的原则,取得技术鉴定资料后,并由设计单位认定是可靠的,方能自设计中采用。
湿式筒式磁选机排矿装置,通常我们称之为“”,顾名思义,因其像大炮的而得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排矿装置位于精矿口和尾矿口部位,将精矿和尾矿从磁选机槽体底部排出来,从而完成磁选过程。
排矿装置在湿式筒式磁选机结构上属于辅助性的结构,矿物通过磁筒磁系磁选过之后,进入到精矿槽中,尾矿落入尾矿槽,随后排矿装置将精矿尾矿排到预定好的地方,收集精矿和尾矿。
湿式筒式磁选机排矿装置分精矿“”和尾矿“”,根据他们的粗细就可以辨别出来。排矿装置结构上看,主要分三部分,槽体接口和排出口,排矿装置内部螺旋结构以及动力部分。首先,槽体接口与排矿口,槽体接口与槽体精矿或尾矿接口相连,结构大小相同。
排矿接口与槽体紧密相连,精矿或尾矿进入排矿装置之后,排矿装置内的螺旋排矿结构,随着动力的运转做向上旋转运动,将精矿或者尾矿排出,从而实现排矿的目的。排矿装置内的螺旋结构犹如一个螺旋的楼梯,精矿或者尾矿就像上楼梯的人一样,慢慢上到高处。
而且我们知道要想实现结构、装备的运行,没有动力装置是不可能的。就好比车没有发动机不能奔跑一样。湿式筒式磁选机的排矿装置尾部有一台电机和减速机。电机的目的就是提供动力,而减速机的目的就是控制转速大小,将其控制到合理动力上。
通过上述对湿式筒式磁选机排矿装置结构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排矿装置有了初步认识,排矿装置,意义在于将矿物从槽体排出,并进行收集,便于后期的精矿和尾矿处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