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如何设计
园林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在园林设计中,植物设计是主要的一部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应遵循主题原则、适宜原则、时效原则、经济原则。
1、主题原则
主题原则是一个植物配置的纲领,通过这个纲领,确定要通过植物景观表现什么样的主题。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公司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如何设计
园林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在园林设计中,植物设计是主要的一部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应遵循主题原则、适宜原则、时效原则、经济原则。
1、主题原则
主题原则是一个植物配置的纲领,通过这个纲领,确定要通过植物景观表现什么样的主题。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以紫竹院为例,从上个世纪八十年始,经过多年的引种驯化,精心养护管理,共栽植2100余种100万株竹子,形成浓郁的竹文化氛围。这种主题植物,就像人类的骨架,起到支撑整个绿地或公园的作用。又如香山的红叶、玉渊潭的樱花、植物园月季园的月季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适宜原则
该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常提到的“适地适树”。二是与四周环境的协调与适宜。适地适树原意为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各种自然环境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康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这样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风土条件的适应,保证成活。但“适地适树”不能泥于固定的树种中,一些经驯化、引种,能在当地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完全可以被选入植物配置,而这些树种也常常是具有某些当地植物缺少的优点,例如金叶女贞的引进,为北京绿化增添了一个新鲜的彩色元素,也为植物造景提供更丰富的色彩空间。
另外一点就是植物配置要适应或符合园林综合功能的要求。例如,幼儿园的绿化与工厂的绿化有明显的不同,幼儿园不适宜栽植飞絮及带刺的植物,工厂要考虑选用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这是与其服务功能相适应的。
景观和地形处理中的两点原则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景观与地形相协调的原则,遵循景观美学原则,做到顺应自然、返璞归真,从而实现整体景观价值的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1、景观与地形相协调的原则
在景观与地形处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景观与地形相协调的原则,将区域景观地形构造的整体性作为基础,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设计出发点,立足于景观整体,因地制宜,因景得宜,对各个区域进行地形处理与分析利用,区块色彩、布局、高低落差等均要围绕景观与地形相协调,与整体相协调的原则。
2、符合景观中美的原则
在景观与地形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形的连续性,保证景观中各个小区域彼此具有密切联系,促使多个小空间形成一个景观整体,遵循景观设计中的整体美学原则,避免出现孤立或不相协调的景观。例如在某校园景观设计中,原有一处的土坡,将其地改造成为主题性的仙人掌种植区,作为此区域的突出景观亮点,利用地形高差再搭配植物群落、景观置石、白色卵石等协调整体景观,又突出景观亮点,将具体的造景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即突出景观协调性又充分体现景观设计中的美。

空间的渗透
如果只是对空间进行分割而不加以渗透和联系,那其效果必定是给人极大地封闭感,。因此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进而产生层次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让空间更加融洽自然。
常用手法有:
1.适当的利用门洞。当用门窗、花格墙和植物框景在设置分割物时,可利用门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间既保持它的独立,让人们有场所感,又与外界联系紧密,相互渗透。
2.巧用花架居住区绿地中的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
当然,类似于空间的分割和渗透都是在绿化组织空间中的空间组织手法。合理地利用好各种空间组织手法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尽可能多的美丽景观而又能给人舒适的空间感。
结语
小区绿化是城市空间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成本和空间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提高绿化率以及绿化质量是每一个小区绿化规划设计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要综合考虑到美观与实用的统一性,秉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兼具艺术美、科学美和生态美的居民生活空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