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工程设计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温室工程设计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管道代替渠道输水的一种方法。“管灌”由于具有一次性投资少、设备简单、省水、省工、省地、省时,增产效益显着等优点,颇受农民群众欢迎,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已发展到390万hm。实践证明管灌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之一。
膜上技术是在地膜栽培技术基础上发
日光温室设计说明
温室工程设计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温室工程设计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管道代替渠道输水的一种方法。“管灌”由于具有一次性投资少、设备简单、省水、省工、省地、省时,增产效益显着等优点,颇受农民群众欢迎,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已发展到390万hm。实践证明管灌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之一。
膜上技术是在地膜栽培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即利用地膜在田间,水在地膜动的过程中通过放苗孔或膜缝慢慢地渗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浸润灌溉,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膜上技术适合各种地膜栽培作物。
温室工程设计高密度种植技术
温室工程设计高密度种植技术
在应用中也存在需要解决因地制宜问题。高密度种植技术在应用中,考虑适宜品种(果枝不宜太长等),针对不同肥力棉田进行株行配置和冠层结构调控,通过调控措施降低弱小苗比例和空果枝率等。
技术模式:目前新疆棉花高密度植棉模式主要有4种。一膜四行模式、一膜六行模式、机采棉模式和一膜八行模式。
技术要点:采用“一膜两管四行”、“一膜一管四行”和“一膜两管六行”毛管布置模式。生产上基本形成两种灌溉模式,模式一“完全滴灌”,模式二“播前沟灌+滴灌”。播前沟灌+滴灌”模式较多,播前贮备灌溉,既能有效地防虫害,又可使耕层中的盐分被淋洗到根区以下,为棉花生长发育建立良好的土壤微环境,目前正逐渐采用灌溉管理自动化,改变凭经验对农田进行灌溉方式和人为影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参数变异,达到精准灌溉和水资源的利用,减轻劳动强度,是新疆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方向。
严格执行棉花采摘和运输管理办法,杜绝“三丝”污染,保证质优和朵朵归仓。棉铃开裂后5~7天采收,前期花10天左右采摘一遍,中后期花12~15天采摘一遍。做好分摘、分晒、分存、分售工作。做到三分开,即,好花和僵瓣花分开、大田花和种子花分开、霜前花和霜后花分
温室设计设施体现地域特色化
温室设计设施体现地域特色化
青县竹木结构超大拱棚,长100米,跨度 30-35米,脊高2.6-3.0米,肩高2米,多处设风口可及时通风排湿降温;立柱多,间距1.3米*2.0米两层拉杆,可加多层保温幕;种植茬口为早春茬和秋冬茬,能提早定植,比普通大棚提早一个月收获上市; 造价低廉,每667㎡建造成本8000-10000元,投入回报快,比较效益高。乐亭县的双向卷帘大棚,南北走向,竹木结构,长120跨度13米,脊高2.2米,肩高1.2米,每列5根立柱,间距2-3米,使用卷帘机省时省工,草苫卷至大棚顶部,一般使用二道幕保温,可实现提早定植和上市,当地菜农比较认可。廊坊地区的廊坊40型、武邑县的武优二型温室,充分吸收了外地棚型结构的优点且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性能表现良好。永年县的中小棚成方连片、规模较大,竹木结构、投资少、回报快,中棚覆盖草苫保温,主要用于速生叶菜生产,经济效益较高。
玻璃温室设计能耗高怎么办
玻璃温室设计能耗高怎么办
在玻璃温室大棚的长期使用中,玻璃外墙、天窗侧窗以及很多电气设备、供暖系统、制冷系统、灌溉系统的密封部位的维护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设备再好,也是要定期保养维修,让设备达到稳定的运行效果,从而达到延长玻璃温室大棚整体使用寿命的目的;也可以降低我们的使用成本。
玻璃温室大棚的养护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定期的工作,因为适当的养护直接影响生产和收获,所以温室的养护不容忽视;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密封问题,它直接影响玻璃温室大棚的能耗。具体工作是检查所有密封件和密封条的密封部位是否完好,然后检查粘接处理部位是否有裂纹、剥落和老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