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机的历史与发展古代,人们用绳索的一端系住陶罐,手握绳索的另一端,旋转甩动陶罐,产生离心 离力挤压出陶罐中蜂蜜,这就是离心分离原理的早期应用。 工业离心机诞生于欧洲,比如19世纪中叶,先后出现纺织品脱水用的三足式离心机,和制糖厂分离结晶砂糖用的上悬式离心机。这些早的离心机都是间歇操作和人工排渣的。 由于卸渣机构的改进,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连续操作的离心机,间歇操作离心机
天马离心机维修
离心机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人们用绳索的一端系住陶罐,手握绳索的另一端,旋转甩动陶罐,产生离心 离力挤压出陶罐中蜂蜜,这就是离心分离原理的早期应用。 工业离心机诞生于欧洲,比如19世纪中叶,先后出现纺织品脱水用的三足式离心机,和制糖厂分离结晶砂糖用的上悬式离心机。这些早的离心机都是间歇操作和人工排渣的。 由于卸渣机构的改进,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连续操作的离心机,间歇操作离心机也因实现了自动控制而得到发展。
工业用离心机按结构和分离要求,可分为过滤离心机、沉降离心机和分离机三类。
离心机有一个绕本身轴线高速旋转的圆筒,称为转鼓,通常由电动机驱动。悬浮液(或乳浊液)加入转鼓后,被迅速带动与转鼓同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各组分分离,并分别排出。通常,转鼓转速越高,分离效果也越好。
卧螺离心机的环保性及其液相澄清度调整原则
卧螺离心机在环保应用方面主要指对工业和民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以前污水厂或相关处理厂均以自沉降或采用带式压滤机进行污泥的脱水浓缩,试验证明:污泥含水率从98%降到80%,其体积可以缩小10倍,正因如此,卧螺离心机由于其先天具有处理量大、自动化操作、脱水效果好等特点,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卧螺离心机澄清后的液相澄清度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是作用于转鼓沉降区液相上的有效离心力;还有一方面则是液相在转鼓沉降区的平均停留时间。同样,离心机脱水后的固相含湿量也有两个因素决定,分别是作用于转鼓脱水区固相上的有效离心力,和固相在转鼓脱水区的平均停留时间。
通过对卧螺离心机运行状态调整,可在一定范围内对上述因素加以控制,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一般情况下,首先对被分离的物料大致设定转鼓转速范围,然后根据离心机的分离情况调整差转速和溢流板,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差转速和溢流板的调整与液相澄清度和固相含湿度一般有以下规律:较小的差转速会使固相含湿率降低,但液相澄清度会降低。较大的差转速会使液相澄清度提高,但固相含湿率会提高。较小内径的溢流板会使液相澄清度提高,但固相含湿率会提高。较大内径的溢流板会使固相含湿率降低,但液相澄清度会降低。
所以,当卧螺离心机以液相澄清度为主,固相含湿率为次的话,应使用较深的液池深度,差转速不能太小。当以固相干燥度为主,液相澄清度为次的话,应使用较浅的液池深度和较小的差转速。

离心机,将其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离心机这三种,是从转速这一角度来进行划分,从而得到的具体种类。低速离心机,其每分钟转速是为5000转以下,中速离心机是每分钟5000到10000转之间,而高速离心机,则是每分钟转速在10000转以上。
离心机的离心效果,其的相关因素,是为离心力和离心时间这两个。一般来讲,离心力越大,则离心效果越好。而在离心时间上,则是离心时间越长,离心效果越好。不过,需要知道的是,同等离心力下,当离心时间达到某些数值后,离心效果不会再提升,则是会保持不变。
离心机的不同种类,其是有不同的应用场合的,比如在实验室中,一般是使用高速离心机,而在化工、食品和建筑等行业中,如果是在污水处理中,则是使用卧式离心机。所以,对其不同种类的选用,要看一下产品的应用场合,这样,才能有准确判断。

离心机作为一种手段,具有许多优点。例如,离心可在低温下操作,保护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制备型的离心机负载量大,一次可分离提纯几克样品,比层析、电泳上的样品量大得多。分析离心机不仅可测物质的分子量,还可检验物质的纯度、构象、沉降系数等。因此离心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分离、纯化细胞、病毒、蛋白、核酸和酶的有效的工具。
离心机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由离心力所导致的运动使悬浮于液体中的固体物质形成沉淀,也就是悬浮体液中质量或体积较大的物体向转头半径大的方向移动,而质量或体积较小的部分沉积在转头半径较近的地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