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硬铬工艺:
1、所镀的零件,不管材料如何,只要工件较大,都要进行预热处理,因为镀铬时间长,镀层较厚,内应力大,硬度高,而基体金属和铬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若未预热即施镀,基体金属易受热胀大,产生“起皮”现象,预热时间取决于工件尺寸。
2.挂具(挂在工件上并将电流引导到工件上的框架)必须不溶解于热的铬酸溶液中,也不能发生其他化学反应。工装夹也应有足够的截面积,
五金镀硬铬
镀硬铬工艺:
1、所镀的零件,不管材料如何,只要工件较大,都要进行预热处理,因为镀铬时间长,镀层较厚,内应力大,硬度高,而基体金属和铬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若未预热即施镀,基体金属易受热胀大,产生“起皮”现象,预热时间取决于工件尺寸。
2.挂具(挂在工件上并将电流引导到工件上的框架)必须不溶解于热的铬酸溶液中,也不能发生其他化学反应。工装夹也应有足够的截面积,并能很好地与导电部件接触。另外由于电流大,槽电压升高,局部过热。夹结构应尽可能采用焊接形式连接,夹非工作部位用PVC塑胶或耐酸胶绝缘。
装挂时应考虑气体容易逸出,防止“气袋”形成,造成局部无涂层或涂层厚度不均匀。
复杂工件的镀铬应采用象形阳极,柱状工件的两端应加阴极保护,避免两端烧焦和中间薄镀;带棱角和的工件可用金属丝遮蔽。
可采用反电、大电流冲击和阶梯式给电,以提高镀层的结合力。在0.5~3毫安的反电时间,以及30~40A/dm2的阴极电流密度。强电流冲击时间在80~120A/dm2l~3min。
模具
镀硬铬前后的注意事项
镀铬前需要针对模具上砂孔、裂纹及R角不顺等相关问题进行修复,修复后上机试模确认其生产状态(若OK,批量生产后进行第二步;若NG,继续调整模具直到OK)
一、镀铬前需要对模具上的砂孔、裂纹及R角不顺等相关问题进行修复,修复后上机试模确认其生产状态(若OK,批量生产后进行第二步;若NG,继续调整模具直到OK)
二、在模具出模前,用砂纸整周进行精修:120#-240#-400#,特别是在下料R角。
三、非模具机身之附件在镀铬前必须拆除,以防止在镀铬过程中腐蚀损坏,主要包括:格纳、顶料机构、AIR管路、检测线和检知器、板、、保护板、垫块和非必要的锁付线。
模具精修后,须清洗、整理,并拍照保存证明(若防止被送出模具损坏,责任判定)。
模具上的黄油可以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潮生锈。
模具镀铬应覆盖工程样件,并用薄膜、牛皮纸等防护材料固定,并标明“防水、防碰、防压”后方可运出。
镀硬铬工艺注意事项
须严格控制液温、电流密度、极距等操作条件。
均一性差,对复杂形状镀件需适当处理。
电流效率很低,须较大电流密度。
阳极采用不溶解性阳极,铬酸须通过铬酐补充。
电镀过程中不许中断。
形状不同镀件不宜同槽处理,须用不同的挂具。
镀件预热与液温一致,附着性才会好。
镀件要活化,有时要带电入槽,附着性才良好。
镀镍层
镀镍层可达到较大厚度,一般为0.2~3mm,与基体结合牢固,有些力学性能和化物腐蚀性能优于镀铬层,多用于重要零件。电镀硬铬镀镍层的特点如下:
1、抗拉强度较高,镀镍层分光亮、半光亮及无光亮,其抗拉强度按光亮相对降低。
2、无光亮镀镍层硬度250~350HV,半光亮镀镍层硬度200~350HV,光亮镀镍层硬度350~500HV。
3、镀镍层的性与硬度相关,如压入硬度与划痕硬度基本一致,且在增加负荷时硬度并不明显下降,则性好。
4、镀镍层有很好的延展性和韧性,从而减少了产生裂纹和剥离的可能性。
5、镀镍层表面易钝化,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一般在稀酸、碱和水分作用下不发生腐蚀作用。、浓盐酸、氨水、硫酸铵、氯化钠等盐溶液使镀镍层发生轻微腐蚀。
镀镍层可改善新零件的表面性能,例如滑动摩擦副表面镀镍层后可防擦伤。又如造纸、皮革等企业用轧辊表面镀镍层后具有耐腐蚀、抗热氧化性能。镀层厚为30~250μm,有时可不进行加工。对于加工错误或磨损尺寸较大的零件,如压缩机活塞杆、液压机的缸及活塞等,可作为尺寸补偿用。电器插头应用镀镍处理也比较普遍,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