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发泡预制型塑胶跑道&SPU微发泡塑胶跑道
微发泡预制型塑胶跑道包括氯化聚乙烯、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三元乙丙橡胶、填料、发泡剂、增塑剂、防老剂、染色剂等。采用一体成型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且铺设简便,其微发泡特性,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赋予跑道更高的弹性、缓冲性能、止滑性和运动舒适性。
SPU微发泡塑胶跑道属于体育场地技术领域,包括碎石基层,碎石基层的上方设有底漆层,底漆层
塑胶跑道厂家
微发泡预制型塑胶跑道&SPU微发泡塑胶跑道
微发泡预制型塑胶跑道包括氯化聚乙烯、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三元乙丙橡胶、填料、发泡剂、增塑剂、防老剂、染色剂等。采用一体成型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且铺设简便,其微发泡特性,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赋予跑道更高的弹性、缓冲性能、止滑性和运动舒适性。
SPU微发泡塑胶跑道属于体育场地技术领域,包括碎石基层,碎石基层的上方设有底漆层,底漆层的上方设有粗沥青层,粗沥青层的上方设有细沥青层,细沥青层的上端设有若干横向吸水海绵条和若干纵向吸水海绵条,细沥青层的上方设有加强层,加强层的上方设有缓冲层,缓冲层的下端设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梯形凸起,梯形凸起的下端均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缓冲槽,相邻梯形凸起之间设有梯形凹槽.通过设置缓冲层,使得跑道具有较强的弹性和韧性,能够更好缓冲和分散受力,运动更加自然和舒适.。
塑胶跑道建造标准一
1.标准塑胶跑道全长为400米,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除草地塑胶跑道外,塑胶跑道内侧应用适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约5厘米,宽至少5厘米。
2.应在塑胶跑道内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处测量塑胶跑道长度。如无突沿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注:《国际田联的田径场地设施手册》含有全部有关塑胶跑道结构、设计、标记的技术信息。本规则给出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窄处为1.22米,宽处为1.25米,分道线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应按上述第2款的规定测量分道的长度,其他分道的长度应在内侧分道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
注:分道宽应包括右侧分道线

学校塑胶跑道标志线的喷画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校塑胶跑道相对于普通的跑道而言,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标准也是较高的,在塑胶跑道铺设过程中离不开对跑道标志线的喷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施工人员要正确使用经纬仪、钢卷尺等测量工具,确定塑胶跑道的各种标识线位置,反复测量、检查并确认其精度以满足要求,喷画时可以在塑料表面使用标记笔标记。
2.塑胶跑道的标线完成后应由运动技术人员进行检查,角度部分要用射线长度进行检查,喷涂油漆时要反复检查喷线木箱的宽度是否符合田联的要求;如果不达标,应该及时做出调整。
3.喷画过程中需要保证喷漆操作人员掌握喷枪的距离和角度,使喷枪的线条美观、颜色均匀。
总之,塑胶跑道厂家认为学校铺设的塑胶跑道在做标志线喷画时要注意其准确性和标准性,尤其是铺设在中小学校园的塑胶跑道,标志线喷画的好才能保证铺设的跑道满足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使用要求。
标准塑胶跑道收缩及翻边的浅析
1:沥青基础在制作过程中一般是垫底碾压实后,铺碎石或混凝土C15砼后。铺摊沥青一般为厚7mm(运动场),表面再铺一层细沥青3-5mm(运动场),在碾压过程中边缘一定要压密实,这个也是标准塑胶跑道及球场聚氨酯翻边易收缩的原因之一。
2:是翻边,收缩的是在使用沥青封底材(主要是封堵沥青空隙),用的沥青封底材固化后是否与聚氨酯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性,沥青封底材的表面是否能与其使用的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材料粘接牢固。
3:是混合型标准塑胶跑道一般使用一年后,经历日晒雨淋温度的差异后易收缩和翻边,整个标准塑胶跑道能像地毯一样揭起来。是由于用的双组份或单组份聚氨酯材中的有效聚氨酯聚合物固含量不够。例如用的便宜辅材填料过多,氯化石蜡(长链)、粉料、稀释剂、轻组份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挥发和迁移到表面,造成体积的变化,使得跑道或球场弹性体材变形后出现翻边、收缩现象。
4:透气型标准塑胶跑道(渗水型跑道)
1、由于使用的单组份胶粘剂(简称胶水)的NCO达不到,在单组份胶水中轻组份物质或其他工艺性操作材料过多,造成固化后,轻组份物质排放或迁移至表面,造成体积变化。
2、由于渗水型跑道使用的打底颗粒,包含的三元乙丙胶非常少,填料过多或者是硫化时间及条件没有达到,造成生胶。耐温,耐老化不好,颗粒经历日晒雨淋及温差,施工时密实度不够,造成颗粒松散慢慢老化(粉化)后,形成了脱落、收缩、翻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