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千分尺的定义利用螺旋副原理内径千分尺的定义利用螺旋副原理对主体两端球形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通用内尺寸测量工具。结构及原理内径千分尺是根据螺旋付传动原理进行读数的通用内尺寸测量工具。主要由微分头、测量触头和各种接长杆组成。成套的内径千分尺配有调整量具,用于校对微分头零位。微分头结构:主要有测头、锁紧螺钉、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微螺杆等组成,示值范围一般有:13mm, 25
无磁千分尺生产厂商
内径千分尺的定义利用螺旋副原理
内径千分尺的定义
利用螺旋副原理对主体两端球形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通用内尺寸测量工具。
结构及原理内径千分尺是根据螺旋付传动原理进行读数的通用内尺寸测量工具。主要由
微分头、测量触头和各种接长杆组成。成套的内径千分尺配有调整量具,用于校对微分头零位。微分头结构:主要有测头、锁紧螺钉、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微螺杆等组成,示值范围一般有:13mm, 25mm,50mm,测量下限 50mm,75mm,100mm,150mm 等,分度值为 0.01 毫米。接长杆结构:测量头、芯杆等。测量触头:调整量具(卡板)

示值误差正负皆存在时,需分两次进行研磨
示值误差正负皆存在时,需分两次进行研磨,根据负值误差一个,确定零值的研磨量,对零位附近螺纹部位进行研磨,修正到允许误差范围内,然后检定各点示值误差,可发现各点示值误差均向正值方向变化,再根据示值误差确定第二次的研磨量进行研磨。在研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研磨时,不能只研磨受检点,而必须在受检点附近研磨,以保证受检点外的部位的示值误差的准确度。在研磨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适当旋紧与丝杆互研的螺母,以防螺纹牙廓变形。

内径千分尺保管的注意事项
内径千分尺的校正
内径干分尺在使用前,一般需要进行检查,如有误差,必须加以校正,其方法步骤如下:
①转动活动套管,使其圆锥面上的“0”线与刻有基线的固定套管50刻线对齐,然后用25—50mm(或50一75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其长度,检查内径千分尺本身较小长度是否等于50mm。
②当内径干分尺本身长度小于50mm时,可用扳手将固定套管的测量头拧松一些,然后再用外径千分尺检查,直至准确大误(有些内径干分尺也可以调整活动套管的测量头)。
③当内径干分尺安装加长量杆后,也可以用类似上述的方法进行检查、校正。
内径千分尺保管的注意事项与外径干分尺保管注意事项相同。

内径千分尺常见的故障的解决方法
内径测微头零位不准
排除方法
利用产品的配备的“校对卡规”对“内径测微头”零位进行校对,若不准确则应调整。调整时将“固定套管”上的“螺钉”松开(有些款式无此螺钉)利用扳手来回转动“固定套管”并使零位对准,将“固定套管”上的“螺钉”拧紧。
注意事项
(1)在用“校对卡规”校对“内径测微头”零位前,应检查“校对卡规”两量钳是否松动,若松动则将其两测螺钉拧紧。
(2)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时,为保证测量的准确,要求内径千分尺位于垂直被测工件轴的截面上。另外,在旋转“微分筒”时,其旋转力不应过大,活动侧头充分接触到工件被测面即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