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基本原理
1、 钢结构的优点:
(1) 强度高、重量轻;
(2) 材性好,可靠度高;
(3) 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
(4) 密封性好;
(5) 抗震性能好;
(6) 耐热性较好;
2、 钢结构的缺点:
(1) 钢材价格相对较贵;
(2) 耐锈蚀性
彩钢厂
钢结构基本原理
1、 钢结构的优点:
(1) 强度高、重量轻;
(2) 材性好,可靠度高;
(3) 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
(4) 密封性好;
(5) 抗震性能好;
(6) 耐热性较好;
2、 钢结构的缺点:
(1) 钢材价格相对较贵;
(2) 耐锈蚀性差;
(3) 耐火性差;
1、 钢结构对钢材的要求:
(1) 有较高的强度;
(2) 塑性好;
(3) 冲击韧性好;
(4) 冷加工性能好;
(5) 可焊性好;
(6) 耐久性好;
屈服点和流幅是钢材的很重要的两个力学性能指标,前者是表示钢材强度指标,后者表示钢材塑性变形指标。
3、 钢材的工作性能:
(1) 在设计时取屈服点为钢材可以达到的大应力;
(2) 钢材符合理想的弹塑性本构;
(3) 钢材破坏前的塑性变形很大,差不多等于弹性变形的200倍;
(4) 屈强比可以看做衡量钢材强度储备的一个系数,屈强比越低钢材的安全储备越大。
4、 伸长率不能代表钢材的大塑性变形能力,但测量断面收缩率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
5、 钢材的塑性指标比强度指标更为重要,塑性可以调节初始缺陷。
6、 时效现象:在间歇反复荷载下,钢材屈服点提高,韧性降低,并且极限强度也稍微提高。
7、 疲劳:多次反复加荷后,钢材的强度下降。
8、 第四强度理论(折算应力):
沸腾钢:锰作脱氧剂,塑性、韧性、可焊性较差,容易发时效和变脆。
镇静钢:硅作脱氧剂,成品率低,成本较高,屈服点高、冲击韧性好、冷弯性能、可焊性、抗锈性好,时效敏感性较小。
钢材经热轧后,由于不均匀冷却会产生残余应力,一般在冷却较慢处产生拉应力,冷却早的地方产生压应力。残余应力自平衡。
硬化:在重复荷载作用下,钢材弹性极限有所提高。
蓝脆现象:在250℃左右时,钢材抗拉强度提高而冲击韧性下降。
低温冷脆:当温度下降到某一数值时,钢材的冲击韧性突然急剧下降,试件断口发生脆性破坏。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结构钢材的塑性较好,当内力增大时,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会逐渐平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