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PAD的发展战略
AEDs的合理放置非常重要。
有认为,50岁以上人口较多的地区需备有AEDs经常人数超过10000人的地点也应安装AEDs,较理想的方法是总结该区域心脏骤停发病资料,以发病率高的地点作为放置点。
在某一区域建立PAD项目的依据包括:
(1)心脏骤停事件的发生率水平(预计为1次/1000人/年);
(2)求救EMS后,急救人员5分钟内无法到
进口除颤仪AED维修
心肺复苏PAD的发展战略
AEDs的合理放置非常重要。
有认为,50岁以上人口较多的地区需备有AEDs经常人数超过10000人的地点也应安装AEDs,较理想的方法是总结该区域心脏骤停发病资料,以发病率高的地点作为放置点。
在某一区域建立PAD项目的依据包括:
(1)心脏骤停事件的发生率水平(预计为1次/1000人/年);
(2)求救EMS后,急救人员5分钟内无法到达现场:
(3)社区EMS系统内经培训的非救护人员,能在收到呼救后5分钟内赶到现场,判断心脏骤停情况,拨打急救电话,并能实施CPR和电除颤。
有研究表明,与其他医疗急救措施相比,由现场急救人员使用AED,和开展PAD项目比较经济。合理地设计和实行PAD项目,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心律转复
(1)经胸行心房颤动电转复时,应用低能量(120J)、直线形、脉冲双相波效果优于200J单相波。双相波已应用于心律转复,但对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予以证实。
2)室性心动过速转复的能量大小依赖干室速波形特征和心率快慢。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形态及节律规则)对100J单相波除颤反应良好。多形性室速(形态及节律均不规则)类似于室颤,应选择200J单相波行转复,如果未成功,再逐渐增加能量。
12月底前,淄博将完成首批800台设备的安装,设置点主要覆盖学校、、消防、宾馆、商场、景区、公园、社区、交通站点、文体场馆等人员密集高风险场所。2022年6月,剩余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健康行动(2019-2020)》提出,要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也明确了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心脏骤停可能随时随地发生,急救相关的培训需要面向所有人,需要持续培训。这无疑需要有机构来负责。 AED推广的第三个难题正在于此:谁来负责培训? 目前,承担培训工作的主要还是各地红十字会这样的慈善机构,或者是捐赠企业本身。这一局面无法长期维持。没有的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参与的话,一旦急救失败,可能会面临担责的结果。所以第三方机构参与AED急救培训的热情也无法提高。 蓝帆医疗的赵桐表示,总体而言,国内对急救的认知在不断深化。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加快推进了部分地区的城市应急救护体系的建立;尤其是2017年,“好人法”更新,明确见义勇为一律不担责,从法律层面免除了民众对急救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