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方案:移栽至开花期每5~7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8~10方/亩;开花至膨大期每5~7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10~12方/亩;采收期每6~8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12~14方/亩。移栽前可沟灌一次,采收后期酌情减少灌溉量。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而其他简易节水灌溉方式的发展速度将减缓。加肥方案
成套给水设备供应商
微灌方案:移栽至开花期每5~7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8~10方/亩;开花至膨大期每5~7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10~12方/亩;采收期每6~8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12~14方/亩。移栽前可沟灌一次,采收后期酌情减少灌溉量。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而其他简易节水灌溉方式的发展速度将减缓。加肥方案:一般原则是每两次滴灌中加一次肥。具体是移栽至开花期每7~10天加肥一次,每次加肥8~10公斤/亩,肥料配比(N:P2O5:K2O)为20:5:15;
开花至膨大期每7~10天加肥一次,每次加肥10~12公斤/亩,配比为17:3:20;采收期每9~11天加肥一次,每次加肥12~14公斤/亩,配比为15:0:25。可单独加入适量微肥,采收后期酌情减少加肥量。灌溉操作灌溉时应关闭施肥罐(器)上的阀门,把滴灌系统支管的控制阀完全打开,按照微灌方案灌溉。灌溉结束时先切断动力,然后立即关闭控制阀。滴灌湿润深度一般为30厘米。滴灌的原则是少量多次,不要以延长滴灌的时间达到多灌溉的目的。


浮体式给水栓主要解决了哪些难题?
浮体式给水栓是农业普遍使用的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的部件,浮体式给水栓具有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是,浮体式给水栓的选择会影响灌溉的效率,现在农业普遍使用浮体式给水栓,那么浮体式给水栓解决了传统给水栓不能解决的哪些问题呢?
一、浮体式给水栓利用管道内水的浮力作用实现了自动关闭功能,从传统的外压止水改为内压之水,低压零压不漏水、压力越大关闭越紧,解决了传统给水栓易松动漏水的现象,同时解决了灌溉之前逐一检查是否关紧的繁杂劳作。
二、浮体式给水栓的下栓体采用浮体式结构设计,相当于同等口径的进排气阀,解决了未级管道水垂冲击、回水负压破坏管道的难题。
三、浮体式给水栓的整套装置采用半固定分体式结构设计,下栓体安装于地面以下,隐蔽式出水口供应,用装配式混凝土保护管保护。地面以上外露5厘米,基本上解决了影响农机耕作的难题。
这里需要温馨提示大家,在使用浮体式给水栓时我们一定要正确使用,以免浮体式给水栓出现故障问题,影响灌溉效果。

给水栓的农村浇地管灌工程:
1.使用安装方便
2.耐压抗冲击
应用范围:
农村浇地管灌工程 农田灌溉
PE给水管在安装的时候,多数在埋在地下的,埋在地下如何保证PE给水管能正常的工作是个问题,这就要看在PE给水管埋地应用技术了,下面来一起看一下。
一、首要技能功能
PE给水管采用BP公司、北欧化工PE料,引进具有国际进步前辈程度的挤出世产线,采用喷淋冷却方法使管材周围冷却平均,布线方法采器具有国际进步前辈程度的后布线技能,给水管材、管件有Φ20~630mm的各类规格、各类压力品级,规格完全,配套完好。改进灌溉方式大多桔园采用漫灌法灌溉,常因土壤板结、造成渗水缓慢,因地表径流严重,蒸发量大,严重影响灌溉效率。
二、合用局限及使用前提
首要是用于给水、排水排污等保送管道系统,替代金属管等耐侵蚀性差的管道、在-60℃~40℃温度局限内运用寿命长达50年以上。

(作者: 来源:)